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2025-05-16 20:45:05)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云和梯田是云和县崇头镇境内的旅游景区,我们来的时候,山头云山雾罩,只能看到靠近山脚的一片梯田。



云和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已有1000多年历史,海拔跨度为200米~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具有体量大、震撼力强、四季景观独特等特点。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云和梯田的特点,有所谓的“三千三万”。所谓“三千”,是指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所谓“三万”,是指万亩杜鹃、万亩云海、万亩竹林。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介绍说最佳游玩时间是每年的4月到11月,这时候的梯田景色最美,我们来早了。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山中的村落,淹没在树林中。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山花灿烂,心情也好。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山头白云缭绕,山中鸡犬相闻。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山下的小镇,依然可见。

春天,这里是一片嫩绿的世界,水润的土地上,新芽初绽,充满了生机。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到了夏天,梯田被翠绿的禾苗覆盖,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再来了秋季,稻谷黄绿交错,早秋的丰收景象让人心生欢喜,而晚秋的金黄稻田,更是如同金色的海洋一般壮丽。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展望一下冬天,这里被深色的土壤和洁白的雪花覆盖,别有一番风味。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云和梯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规模宏大、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尤其是在云雾缭绕时,梯田与云雾交织,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我们没有进入购票的景区,依然有所体会。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剑池街道芳野村73号,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芳野村村民曾水清所建,原名“曾家大屋”,旧址周边已经有了浙大旧址公园。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正在搭架维修,大屋坐南朝北,共二进七开间,门楼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内厅土木结构。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来张翻修后的照片。旧址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坐南朝北,背靠青山。外墙是教堂式的西洋门楼,青砖黛瓦,具有浓厚的欧陆风情。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大门门联是:永种竹梅为门第,常怀耕读是人家。在20个世纪30年代曾有竺可桢、孟宪承、谷超豪等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在此任教或求学,见证了中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也见证了浙江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办校的历程。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浙大在龙泉分校办学七年,共招生七届,约1000名学生。1942年,师生们迁往福建松溪,同年又返回龙泉,最终于1945年迁回杭州。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这座“曾家大屋”共有72个房间,一楼作总务处办公室、会客室、实验室,二楼作教室、图书室、医务室等,三楼作教职员宿舍,其余厢楼均作学生宿舍。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抗战时期浙大西迁办学,一迁浙江西天目、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当时,由于战乱,浙闽沪皖一带有很多青年学生不能去西南求学。1939年2月,竺可桢校长派教务长郑晓沧、史地系教授陈训慈从广西宜山赶赴浙江筹办龙泉分校。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分校当年设有文、理、工、农、师五个学院。还设有附属小学一所。分校除了坚持教课外,还开展了各项学术活动。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正所谓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 已没有学生和老师的浙大龙泉分校遗址只是一座纪念馆,浙大分校在此不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这对促进龙泉山区文化发展、发扬求是精神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春走华东42:云和梯田·浙大龙泉旧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