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2024-12-20 21:16:21)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作者:山抹微云1969

  2024119日,星期天气多云,气温适中,正是户外徒步的好天气。今日,我随锦绣山河户外群一起去攀围子山观漫山红叶,游捎近、东泉两座古村,探天下第一降龙木最后去淌豆寺赏千年古银杏树这些地方对驴友们有着极大吸引力,纷纷踊跃报名,动手晚的就没能报上名。

大巴沿旅游路东行,拐往彩西路,行至狼猫山水库,沿西岸的石泉路南行约3公里,穿过东泉村不远,即到捎近村的北村口。捎近村分外捎近、东捎近和西捎近三个自然村,我们现在处于外捎近,而降龙木处于西捎近。要探访降龙木,还要由外捎近往里走。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但领队谷歌没有带我们进村,而是沿着村口东侧的缓坡往山上走——先爬围子山。深秋季节,身边是五彩的树,脚下是沙沙的叶,再有暖暖的秋阳、徐徐的秋风,信步走来,感觉无比惬意。我们一边走,一边说笑,突然发现前方的山坳里有一片耀眼的白,是荻花?对,正是荻花!那是一片摇摇曳曳如霜似雪的荻花荡。荻花的茎秆修长挺拔,叶片轻盈飘逸,花序则如云雾般缭绕,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它不似春花那般娇艳欲滴,也不及夏荷那般亭亭玉立,也没有秋日黄栌那般热情似火,但它却有着一种质朴而坚韧的美。它随风起舞,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欢快地跳跃着、旋转着,将欢乐传递给每一个驻足的驴友。走进荻花丛中,仿佛踏入了如梦如幻的世界,耳边是风吹荻花的沙沙声,宛如一首轻柔的摇篮曲,让人的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离开荻花荡,接下来就要正式登山了。围子山的海拔并不高,对驴友来说,这只能算是“轻徒步”。十几分钟,我们便爬上第一个山头。放眼四顾,不禁惊讶万分,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从东、南、西三面弧形包围着捎近村,就像一个大大的“U”字,仅在北面留了一个小缺口,那是进出捎近村的唯一通道。整个围子山被茂密而多彩的植物所覆盖,就像披上了色彩艳丽的花衣,又像是调皮的孩童不小心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板。你看那山坡、山谷山梁,到处都是红彤彤大红、火红、深红、浅红、嫣红之间,揉入了黄绿色、棕色、橙色、灰色……真是五彩斑斓,绚丽多姿,难怪有人称围子山为五彩山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欣赏了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壮阔场景再回头观赏身边的微观近景,别有另一番味道。行进途中,路边总有红叶相伴。有时候,是苍翠的柏树林间,点缀着一团团、一簇簇的红叶有时候,是悬崖峭壁间,几株最鲜亮的黄栌一样在烧;有时候,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山路,将我们引至红树丛中,我们猫着腰在林中来钻,仿佛进入了花烛洞房,上有红叶照耀,下有落叶铺垫,美妙意境令人遐想万千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红叶最密集的地方,位于捎近村南侧的山坡上。那漫山遍野的黄栌,红彤彤的一片,像整座山被烧红了一样,又像是晚霞映红了汹涌澎湃的海洋,漾起一层层红色的波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梁上呈现的“平分秋色”景观——以山脊为界,一侧栽种松柏,另一侧种植黄栌,深秋时节黄栌由绿转红,从远处眺望,半山青翠半山红,形成红与绿平分秋色的独特景观,与济南蝎子山颇为相似。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震撼的秋色竟隐藏于深山幽谷的小村子。那山势那黄栌五彩斑斓的色彩丝毫不输大名鼎鼎的红叶谷当地村民称这里是济南东部的红叶谷。来捎近村,花一分钱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红叶。站在悬崖边,望着古老的村庄静静躺在这绚丽的秋色中,不喜也不悲,淡泊而从容我在想,这里的村民可真幸福啊!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我们沿着山脊行走,其实就是围着捎近村在转悠。此时终于明白为何叫“围子山”,原来是山体三面围着村庄的缘故。围子山有大小山头十几个,山连着山,岭接着岭,谷挨着谷。一会儿爬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攀爬峰顶,一会儿下探垭口;一会儿立于峭壁边,视野开阔,放声长啸,一会儿又钻入红叶林中,如同刚入红罗帐的小媳妇,羞怯得粉脸涨红。偶尔遇到小的断崖,大家相互帮助,都能安全通过。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为了尽快探访天下第一降龙木,我们还没有将围子山转完,就急不可待地从林间小路下山。下山后得知,此时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东捎近,而降龙木位于西捎近,所以还要徒步近2公里前往西捎近。

捎近村由外捎近、西捎近和东捎近三个自然村组成,共几十户人家,200多人。由于村子闭塞,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人留守若不是驴友打扰,这里显得十分静。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村口有个别显眼平台,平台上四棵苍翠挺拔的柏树像四个哨兵傲然立村口,每棵树都有十几米高,近两搂多粗。树冠繁茂,枝头众多,村叫它“千头柏”。据村里老人说,这些树已有400多岁。

平台上还有两块清代石碑,一块石碑上刻着“石泉山谷外口”几个大字,另一块则记载着捎近村的历史。说起捎近村,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名字有点怪怪的。据村口清代同治年间的石碑记载,此村古时曾是章丘通往泰山的要路,经这里去泰山烧香拜祭路程稍近,捎带物品近便,“稍”“捎”二字同音假借,于是得名“捎近村”。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由外捎近村往东南、西南各有一条路,呈环状,全长8.8公里东捎近、西捎近串连起来。传说中穆桂英打破天门阵所的降龙木,就在西捎近村。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我们来到了西捎近,路边停满了车,用于通行的路面被挤占,每次会车时都要小心翼翼,偶尔还会造成小小的拥堵现在是十一点多,村里的几家农家乐已经坐得满满当当,游客们正在大快朵颐地享受乡野美食我们现在还没有心思吃饭,探访降龙木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村南边的山坡下,建有一个高台,石块垒砌,两侧有台阶,降龙木正矗立在高台的中央,显得非常醒目。其高约17米,树干伟岸挺拔,直径1米有余枝丫Y形状,树冠大,造型美。降龙木质坚硬,断面呈丝状放射纹路,几乎看不到年轮,树枝极难折断,故当地人俗称牛筋树据说每年农历5月开小白花,花期20余天,香飘数里

有人说,这不过就是一棵流苏树。但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经过考证认定是中国仅的一棵降龙降龙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树种,自古就被作为稀有药材而名声远播,可用于驱凶、避邪、镇宅、收藏、传世、保健医疗等用途,历史上曾经用降龙木制作成筷子进贡给皇帝和重臣,以便用来测试用餐和饮水中是否掺有毒素。在家喻户晓的评书杨家将中讲到,杨六郎率军攻打天门阵时,被辽军放出的毒气所困阻,伤亡惨重,后穆桂英自穆柯寨带来降龙木驱散阵中毒气并大破天门阵。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目前捎近村的这棵降龙木已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很多人慕名前来观赏。村民更是将它奉若神明称之为镇村之宝”。为了保护好这棵宝树,村民在四周围了铁栏杆,栅栏上系满了红布条,布条上写满了祈福语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在村里闲逛,可以看见一些散落的残碑和破落坍塌的高大宅院,显示出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打听得知里原是清末章丘望族西关高家的避暑山庄。章丘西关高家为望族晚清时期章丘流传着“西关高、旧军孟两个大财主谁人不相知”的佳话。而这座庄园就是章丘西关高家第十七代孙高赤城修建的避暑山庄。整个捎近村都是高家庄园的组成部分,炮台岗楼花园阁楼,应有尽有,比济南的大户人家一点也不差。据说,每到夏天,高家老小就乘马坐轿,前呼后拥赶来山庄避暑。

高赤城字即霞乡人称为端敏先生人们“高赤城”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若提起一代大商、瑞蚨祥掌门人孟洛川,估计很多人早已熟知。高赤城与孟洛川实为舅甥关系高赤城是孟洛川的亲舅舅。那么高赤诚为何选择在捎近村构建庄园呢?这与支持清军名将僧格林沁攻打捻军有关。高氏一门皆以长于智谋著称,高赤诚曾在捻军逼近章丘时前去慰问僧格林沁。与其他人带去劳军的物品不同,他带去的都是夜间作战所用油柴灯笼等物。僧格林沁大奇,招见高赤诚交谈,高赤诚献计说:捻军皆为骑兵,遭到夜袭时不善防御,可乘夜破之。僧格林沁采纳了高赤诚之谋,果然大胜。同治帝接到僧王的奏折龙颜大悦降旨钦赐高氏黄马褂、大花翎诰封世袭云骑尉此外还敕赠“金山”一座经考证为“稍金山”捎近山。于是高家在此大兴土木营造庄园并起名“石泉山庄”。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高家建筑遗迹附近,立有一石碑,上刻捎近古井群村里有几口古井,现在还可使用。由于古井的布像天的北斗七星,因而又叫“北斗七星古井群”,如今还留存5座古井。井旁两棵古松一棵已枯萎另一棵仍郁郁葱葱、亭亭如盖人们称为“迎客松”。迎客松南边还有个鱼池,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曾经用心经营颇有规模。借着松树村民开起了“迎客松农家乐”除了提供餐饮也出售土特产鸡蛋、小米、南瓜、地瓜、蜂蜜、核桃我踱进迎客松农家乐,点了两个菜,要了两瓶啤酒,心无挂碍地喝将起来。

走遍济南——捎近古村秋意浓

吃饭间隙,不少驴友纷纷购买土特产。捎近村辖于彩石,“彩石”之名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相传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不料一块彩石掉到了这里“彩石”之名由此而来彩石最有名的土特产要数小米有人开玩笑说:“彩石小米连天都能补身体岂不是手拿把掐其实像我们这些成天在雾霾、喧嚣、压力中挣扎的城里人,光补小米可不行,还要经常补清净的空气、清幽的环境和清爽的心要补这些,那就来捎近村吧。捎近捎近靠近就能捎回好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