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2024-06-21 14:04:53)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作者:山抹微云1969

   从济南到泰安只有区区70多公里的距离,坐高铁十几分钟便可到达,可是我居住济南30年,竟然从未去过泰安的岱庙,着实汗颜得很!在今年5月上旬的一个闲暇日子,我决定前往泰安,先拜谒岱庙,再攀登泰山,沿着古代帝王封禅的经典路线走一遭,感受一下泰山的文化之美,同时也欣赏一下5月泰山的浓浓春意。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它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之后随着人们对泰山神信仰逐步增,岱庙规模也日益大,以宫城形制来营造岱庙,是宋代以来所严格遵循的制度。宋祥符二年1020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岱庙位于泰安城区北部、东岳泰山南麓,恰好处于南起旧泰城南门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呈长方形,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周环1500余米,面积9.6万平方米。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又完整一体、既主次有序又相映成趣、既庄严肃穆又古雅幽深的独特风格。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美妙感觉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游岱庙要从遥参亭开始,这样能更好地产生“步步登天”的文化体验。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遥参亭位于泰安区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庭,为进入岱庙的初阶。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山东参政吕经升任副都御史,临行前改为“遥参亭”,一直延用至今。名为“亭”,实为过亭式二进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由石坊、山门、正殿、配殿以及古木、古碑、古池、古亭等组成。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山门的前方有一座石坊,东岳大街,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造,额上刻字“遥参亭”。石坊两侧铁狮对峙,旗杆高竖。坊前为双龙池,方石垒砌,清光绪六年(1880年)引王母池水而建,因池内西北、东南角各有一个进出水的石雕龙头而得名,在围栏的内侧壁上还有“龙跃天池”四个大字。池前《双龙池碑》《万古流芳碑》均系同期建造的记事碑。池西有唐槐一株,虽逾千年,却风华正茂。此地是岱庙的第一个景观石碑、龙池、石坊,以及背后南山门,加上铁狮与旗杆的陪杂和古槐的烘托,气势巍然由此极目远眺,岱顶历历在目。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紧挨着石坊北,有山门三间,红墙黛瓦,拱券门洞,门楣悬红色匾额,上书“泰山第一行宫”5个金色大字。有人说,泰山行宫是历代帝王封禅时的居住之所,其实不然。“泰山行宫”专指碧霞元君的居住之处,天下有诸多泰山行宫,但此处为最重要的一处,故称“泰山第一行宫”。

进入门洞,发现内侧门楣上悬挂着蓝色竖式匾额,上书“登泰山起点”。登泰山的起点在这儿?看着匾额,我开始有点迷糊,过去我一直认为,登泰山的起点在一天门的“孔子登临处”,或者说红门,怎么成了遥参亭呢?思忖片刻,我突然明了,因为皇帝在登泰山封禅之前,要在此处先行参拜之礼,所以就成了官方登泰山的“起点”。

越过山门,迎面是一道木质朱漆影壁,顶上覆黛色琉璃瓦。左右悬楹联:“倚山踞城无双地,奉神祈福第一宫。”上悬“有求必应”匾额。这是对泰山奶奶的称颂。传说泰山奶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护国佑民有求必应,深得中华炎黄子孙的敬仰和爱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大殿门前有一枚巨大印章,刻有“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之印”。檐柱悬楹联碧落高居金台传妙诀,苍生溥佑木德仰慈恩。”门柱悬楹联:“五岳巨镇推岱宗,插天万仞青芙蓉。”门楣悬“资生普润”匾额。殿内奉祀碧霞元君,千百年来,人们对“碧霞元君”是尊崇倍至,民间更是亲切地称呼她“泰山奶奶”。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主殿两侧有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主心明眼亮,身体健康,悬楹联:“三素云英扶绛节,九光霞缬丽青坛。”西配殿祀送子娘娘,主子嗣绵延,香火永传,悬楹联:“慈德昭垂维四极,祥光普照育群生”

前院东侧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古代有孝子在泰山为父母舍身的悲剧,为避免类似愚孝的行为发生,特立此碑。前院西侧还有为纪念发生在济南的五三惨案纪念碑。所谓五三惨案,指的是192853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济南军民进行大肆屠杀的事件。这件事对我国震动极大,很多地方设立了五三惨案纪念碑。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舍身碑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五三碑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古银杏

从前院到后院有两个很有特色的圆门,分别叫左缘和右缘。从左边门进入后院,首先看到的是一棵古老的千年银杏树。后院中立四角亭,原来的亭子已经毁坏,1983年重建。在后山门内东侧1990年立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李白登岱六首》诗碑。

齐鲁行——拜谒岱庙(一)

出了后山门,就算出了遥参亭。总体来说,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不多见。(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