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2023-03-21 13:59:1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1

                                                                                                                                       1995年8月13日
    清晨起来,被草原的美景所吸引:金色的阳光,挂满亮晶晶露珠的青草,披着斜阳悠闲的在山坡下和小河边的绿茵上慢步的牛羊,站在电线杆上的一只巨大的乌鸦。小城还在沉睡,不见一个人影。拍了几张照片,到路旁的小溪边洗脸,就着溪水吃了些压缩干粮。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2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3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4

    8点多一点,早早的等在城外通往纳木错的路口。
    来到路边稍高一些的土包上,将背囊放在地上,时而站在土包上迎风而立,时而坐着记过期的日记,时而又在公路对面的草地上踯躅,等着过路车的到来。独处在这藏区高原小城边上寂静的荒野,此时感到很寂寞和孤独,心里很难受,油然涌起一股思家的情绪,家的温馨感觉此时全都涌上我的心头。胡乱的唱一些歌,以解除寂寞。 
    等了很久很久,也等得很苦很苦。
    2-3个小时过去,除有两辆载满藏民的货车经过外,再没有车来。四周也不见人影,只偶尔有一两个骑自行车的藏民经过,在他们好奇的寻问中,回答一两句话。
    一次,一个藏民骑车过来,不知所云的给我讲话,听了很久之后,我才明白他是问我兑不兑换美元和粮票。 
    大约十一点多钟,终于有一辆越野车经过,但却没能拦停。车上坐的都是外国人。
    此时,我发现在我前面的路边多了几个人影,仔细观看,认定是四位与我一样的旅行者,并且是女性。 
    又呆了一会,实在耐不住寂寞,背上行囊,向她们走去。这时,她们也在开始向我的方向走来,走得很慢。
    在过桥的时候,我们接近了,其中一个背着摄影包和角架的女子扭过头来问我:你是那儿的?告诉她之后,她又继续问我是什么单位的,我虽奇怪她查户口似的问话但也如实相告。在我回答之后,她告诉我她是深圳税务局的。与她们一交谈,情绪好了许多,大家在一起等车,也不再觉得寂寞。 
    她们四人有两人来自深圳,另两人来自佛山,昨天在拉萨结伴租车,也是准备去纳木错的,但车在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快接近纳木错时却突然坏了。返回到当雄修车,没想到车在当雄不仅没有修好,还被拉回到拉萨去了。这样,她们今天只好同我一样,等在这里搭过路车。
    昨晚她们住在当雄兵站,并且看见了我,所以那位姑娘才问得那么细。 不久,来了一辆吉普车。我们招手,车停下。过去请求搭车,讲好条件:我回来时只到当雄,给100元;她们四位回来时到拉萨各150元。
    由于增加了几人,吉普车掉头去当雄城里加油。我先上了车,其他四人仍在路边等着。 
    除司机以外,车上还有四人。司机旁边是一女孩,上车前的交谈中,已知她是重庆沙坪坝人,车厢里另外还有两男一女。由于是路边的私人加油站,耽误了很长时间。汽车返回时,正看见那四个女子上了另一辆货车。司机既气愤又后悔。后悔返回加油时为什么没有将她们装上车,白白的损失六百元钱。
    汽车在通往纳木错的公路上颠簸着前行。车上,我们各自介绍自己旅行的过程,司机旁边的女子回过头来对我说:你要说普通话,否则,他们听不懂,他们不是中国人。
    我有些吃惊,因为我一点没有看出来。
    “她是日本人”重庆女孩指着坐在我旁边的皮肤白净的姑娘介绍说。
    “他是韩国人”她又指着我对面的男青年。他们是在上海的外国留学生,学中文的。
     我们互相点点头,算是认识了。
    向上行了不久,司机停车,拎着水桶到路边的小溪去提水,他说是马达发热,需要冷却。我们都下了车,他们在照相,这种风景我已见得多了,仅站在那里感受高原不一样的空气。冷却之后,汽车继续向山上行驶,不久,又停下来加水。我们又再次下车。路边有一小溪,溪水清冽,蜿蜒着流向山下。拿出相机,请韩国青年给我拍照,之后,我们一起交谈。他很有兴趣的谈起他们的格尔木拉萨之行,说他们为了通过检查站,在海拔4000多米处跑步(因没办通行证,只能在检查站前下车,跑步绕过检查站,再上车),为的是省下1000元的通行费。由于准备不足,没带足够的衣服,为了御寒他们在翻唐古拉山时,每人在当地买了一件棉衣。他还说起在过唐古拉山时,由于剧烈的头痛,他甚至怀疑是否能活着回去。我看得出他的心里仍然忧心忡忡。给他讲了一些高原反应的知识,他似乎心情轻松了许多。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5

     加水后,越野车继续向上行驶,不久又被迫停下,早上我没能拦下的载有外国人的汽车坏在路上,堵住了我们的去路。 我们就这样停停走走的向山上行驶。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6

    大约两点多钟,翻过念青唐古拉山山口。在前面山下遥远的地方出现一湛蓝的玉带,我知道那就是我朝思蓦想的纳木错湖! 司机很主动的停了车,我抓起相机,拉开车门跳了下去。 这时的景象非常奇特,纳木错和纳木错对面的山峦沐浴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之中,但在我们这边,从湖边辽阔的草场一直到我们站着的念青唐古拉山,都笼罩在乌云密布之中。
    突然,冰雹骤起,劈劈叭叭的落在地上和打在我们的脸上和身上,风也猛烈的刮着。
    在念青唐古拉山瑟瑟的夏风之中,我们颤抖着,颤抖着在凛冽的寒风中望着阳光明媚的纳木错。“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在这里我感受着古人的诗句。在我们身旁,阴沉沉的雾霭中,有一挂满五色经幡的玛尼堆。风卷动着经幡,经幡叭叭着响的飞扬着,似乎真的将经幡上的经文连同信众们的祈求一起送上天空,送到圣湖纳木错。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7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8

    山口的风很大,在狂风和冰雹的夹击下,我们的身体很快就被冻僵,瑟瑟颤抖着,缩着脖子照完相,赶紧钻进汽车,关上车门,卷缩在车里。汽车继续颠簸着向山下驶去,冰雹变成了霏霏的细雨,整个天空烟雨朦胧,纳木错湖已从我们眼前消失。
    下山后,进入湖边草场。草场非常宽阔,我们不象是在湖边行驶,更象是驰骋在大草原上。在我们面前除了草地还是草地,只有一条路向前延伸。
    前面路边出现两排藏区特有的低矮的房子。司机停车,大声的喊着。细雨中出现几个人影,司机用藏语同他们交谈了几句,回来问我们:先去湖边,还是先住下?看看四周迷蒙阴沉的一片和霏霏的细雨,我们选择了先住下,因为西藏的雨一般不会下很长时间,希望等天气好时才去看湖。
    继续向前行驶了一会,就到了纳木错乡,汽车开进其中的一个院子,院子里只有一排平房。时间大约是下午3点,西藏天黑大约是9点左右,我们想今天等到雨过天晴再去看湖是有希望的。
    一个高大健壮的藏族汉子将我们领进最前面的一间屋子。这间屋子大概象是我们那里的茶馆,屋的中央是铁皮做的火炉,火炉四周靠墙放着几张方桌。一些藏民一边唱歌一边打着麻将。他们的麻将牌很大,似乎牌里也透着藏民的粗犷。将行李放在一边,然后坐在火炉旁,接过藏民递过来的酥油茶,一边喝茶一边扫视着四周藏民那一双双望着我们的好奇的眼睛。
    日本女孩似乎很疲倦,脸色苍白,将头卷缩在翻越念青唐古拉山时买来的棉衣里,一句话不说,也不喝茶。大家有的说是太困,有的说是高原反应。他们长途跋涉翻过唐古拉山,昨天刚到拉萨,今天又翻越念青唐古拉山,来到纳木错,虽然是坐车,但一路颠簸,没有良好的身体,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带我们进屋的藏族汉子转身的时候,见他后腰上有一只手枪,感到很奇怪:他是什么人?有这必要吗?
    后来得知他是副乡长,带枪是为了防土匪。这里有土匪吗?我有些怀疑。但藏民们很肯定,说他们常来枪牛和羊。
    见日本女孩已在那里昏睡,就向副乡长提出先给我们安排住处,他很爽快的答应了,热情的将我们带进最靠里的一间房间。
    屋子很宽大,中间仍然是火炉,围着火炉靠墙边的地上,摆放着五张一种草茎做成的厚厚的垫子。我知道那就是我们的床(在当雄县税务局我就是睡的这种床)。垫子上没铺床单,见其他几同伴望着这有些象我们中学上体育课时用的垫子发愣。我告诉他们这就将是我们晚上的床,铺上床单将会睡着很舒服很暖和。他们一脸的困惑这才消失。
     跟在乡长的后面,到前面的房间去帮着抱被子。
    由于风很大,屋檐遮不住雨,抱着两床被子埋头跑向我们的房间。跑过之后,我真正体验到了高原与内地的差别:虽然仅跑了不到十米的距离,当我将被子猛的丢在床垫上时,已提不上气来,心中憋闷难受,大口的吸着空气,好一会才缓过气来。这在内地不是对谁都是简单的事吗?!有了这一次教训,以后再也没敢在高原上猛烈的运动和用力了。
    将床被整理妥当,我们坐在各自的床上,等待着雨过天晴。日本女孩合衣躺床上睡着了。这女孩还是很保守的,刚整理好床的时候,我给她说你先睡下吧!她说:你们出去?!显然,她不习惯在有男性的地方睡觉。我原本答应了她,并也给另两位男性说好到前面的茶馆喝茶。但由于门口始终有些好奇的藏民站着,我们也没有离开的必要。
      由于太困,日本女孩最终还是穿着棉衣,靠着被子睡了。
    火炉的干牛粪被点燃,屋外的风还在呼呼的刮着。我拉过一床被弃在一边的垫子,靠近火炉坐下。司机提来一水瓶酥油茶,重庆来的小两口拿出他们带来的饼子,几人就坐在火炉边吃饼喝茶。韩国留学生对西藏非常陌生,他向我询问西藏的旅行线路。接过重庆青年手里的西藏地图,南线、北线、东线、西线我给他介绍着西藏的各个景点,突然觉得我成了西藏通。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09

     5点左右,天空依然阴沉,但风雨却小了许多。大家说出去走走。五人离开房间,屋外是一片草地,也不见路,我们向湖的方向走。他们想一直走到湖边,我告诉他们不可能,因为我们即使能够走到湖边,在天黑之前也不可能赶回来。
     在我们的前面远远的有一些小黑点,估计是一群牦牛,我们最终将目标定在那里。 在跨过一条小溪后不久,前面又出现一条小溪,这条小溪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这时雨越下越大。望着前面越来越近的牛群,我们不甘心就这样退回。顺着小溪,我们向下走,企图找到能跨过小溪的地方。 雨下得更大,风也刮得更加猛烈。由于寒冷,我的牙齿不停的打颤,身子也在发抖,双耳仿佛要被寒风撕裂,而小溪却变得越来越宽。我们都进藏不久,特别是他们四位,在这雪域高原之上,一个小小的感冒可能就要人的性命。看每人的嘴唇都被冻得青紫,不停的呼呼的吸着青鼻涕,就提议往回走。大家都犹豫了一 下,感到与大自然作无谓的抗争是徒劳的,于是我们往回撤。寒风中卷缩着身躯,仿佛一群残兵败将,但又那么不甘心,三步一回头。
    返回的路上,在跨过一条小溪之后,我们合影留念。
[转载]旅途记忆——1995年西藏背包行之当雄至纳木错乡
P10

     回到住处,火炉的牛粪已经燃完,火已熄灭。到藏民那里又要来一些牛粪,但却不知道该怎样发火。最后,重庆女孩想了一个办法:找藏族司机从汽车油箱里抽出一些汽油,浇在牛粪上,然后将牛粪放进火炉,划一根火柴扔进去,大功告成!饥寒交迫的我们围坐在火炉边,喝着酥油茶和甜茶,吃着大伙捐出的食品,我拿出的是压缩干粮。藏族司机从屋外提进一只竹篮,里面装有一些大饼和风干牛肉。在藏族司机一再邀请下,我们用刀割下几片牛肉,慢慢的品尝,又试着将饼和牛肉放在火炉上烤,结果烤后味道味美无比。火炉的铁皮上虽有一层厚厚的灰,但此时谁也没有介意,大家兴致勃勃的将牛肉放在这灰尘之上,将之烤出油,烤出浓浓的香味。
    日本女孩与我并排坐在同一草垫上,每当我喝完杯中的茶水,她都很主动的给我添上,举子间透着一缕缕温柔与贤惠。我也给她烤了一片香喷喷的牛肉,以似答谢。在我们一再邀请之下,日本女孩唱起了日本歌。她轻轻的温柔的唱着,火炉中透出橘红的火焰映在五个来自三个不同国度的青年的脸上,和谐,温馨。静静的享受和感受着这一切,我将不会忘记这一难忘的高原之夜。
    日本女孩、韩国青年和重庆女孩轮流或一起哼唱着一首首歌曲,我不会唱歌,仅静静的听着,喝着酥油茶,望着几张青春勃发的脸。边吃边唱,面对来自异国他乡的青年男女,在介绍自己家乡的情况的同时,也向她们问一些好奇的问题,如问韩国青年对北朝鲜的看法。他的回答令我们有些意外,他说北朝鲜很可怕,他们有核武器。当问韩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为什么要美国住军时,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韩国的一些学生运动就是为这件事。我们开玩笑的问韩国学生他们国家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反过来问我们是问那一类。我们说是爱国的,他告诉了一个名字,接着又问他为什么是民族英雄。他说是打日本,话音刚落,猛然想起,指了指对面的日本女孩说:就是打他们!日本女孩抬起头,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却没想起该怎样说,只好淡淡的笑一笑。我们大家都被这一情景逗笑了。
    在房间的门口,始终有二、三个藏族青年站在那里,靠在门边好奇的望着我们。请他们进屋坐时,他们既不进来,也不离开,憨憨的笑一笑,仍靠在门边望着我们。重庆女孩悄悄告诉我,他们很害羞,当她的眼睛和他们的眼睛对视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快将目光躲开。
    夜深了,我们都回到自己的床上,但却无法睡觉。因为进来几个藏民,他们在屋当中坐下,大声的谈着什么。由于是背对着我,也看不清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终于起身离去,我们这才问刚刚与他们一起交谈 的藏族司机几个藏民在做什么。他们想换表,藏族司机说。
    除我和重庆青年,其他人很快进入梦乡。我盘腿坐在床垫上,靠着墙,裹着被子;重庆青年站在火炉旁,双手捧着火炉的烟筒取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