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2023-02-17 21:26:35)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镇国寺天王殿

 

今天起,再北上山西——

久闻平遥的大名,因为它是全国县级中“国保”大户1988年的“国3”,至2019年的“国8”,共有“国保”20处(在浙江,不少地区也难达这个数)。寺、庙、观、桥以及城墙等古建筑,穿越中国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当数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镇国寺万佛殿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的双林寺,以及平遥城墙”。三者均为“国3”,并于1997年一并列入“世遗”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先从位于平遥县城北郝洞村镇国寺”说起。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山门外有一座京城宝刹”木牌坊,推源于此。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镇国寺北汉之后屡损屡修,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重修,在佛殿内梁架上留下许多题记墨迹及寺中现存的碑刻,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佐证。

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为大殿三间亦称万佛殿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建三佛殿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镇国寺的建筑,以万佛殿最早,是中国存的最古老木构建筑之一,有“千年瑰宝”美誉。 

同时,镇国寺各殿塑像中万佛殿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

万佛殿造型独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平出较远,外伸达1.55米,形成如鸟的翅膀样展开的“飞檐”,使整个沉重而庞大的屋顶,坡度平缓,在建筑功能和结构艺术上达到了统一,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人在建筑科学上的非凡技能。

镇国寺万佛殿,从建筑的艺术上别具一格,是国内现存五代时少有的木构建筑,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

正面被树木遮挡,不好拍,背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外形。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万佛殿内中央为佛坛,长与宽均为6.09米。正中设立束腰须弥座,上塑释迦牟尼坐像。

全殿共有塑像十四尊其中除三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外,其余皆为五代原作,清代重绘油彩这些塑像,面目丰满、腴润,身躯高大、健壮,躯干微曲,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风格,饱含五代时塑像的风韵。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五代是割据战乱的时期,从那时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全国仅有几座,彩塑作品更为罕见。除敦煌莫高窟中有少量五代彩塑外,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所处的历史时代至为重要,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镇国寺的亮点远不止这些,干脆从头简述一遍。

镇国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即前面重点谈到的万佛殿。

天王殿,元代建筑,单檐悬山顶。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楼。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114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是平遥县境内的古稀之物。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镇国寺后院,中为三佛殿,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三佛殿在三间砖拱窑顶上,得登上楼梯欣赏三佛楼创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时保持了7尊彩塑52幅壁画三尊主像,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佛为了超渡世间众生,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而塑造了其不同的化身,称之为三身佛。

三佛殿内,有明代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描述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画面中人物形象和服饰已完全中国化了。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镇国寺内古树交荫,绿叶蓬松,院内龙爪槐形似撑伞,枝干曲屈,交织如网。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万佛殿侧的碑亭内有半截碑,因碑体残缺而名。石碑高84厘米,宽58厘米,厚36厘米,现存碑文19行,共476字,以行书所刻,书法秀润苍劲,王羲之的风格可见。此碑为北汉王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虽残,但是历史文物价值极高。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镇国寺西侧还有一处“国6”,建于元代的利应侯庙是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的神庙。不是“斯飞坐标”的导引,还真不知道它的存在。还是在镇国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树丛里找到“国保”碑。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在镇国寺,站得远点,能拍到利应侯庙的屋顶。透过铁门的缝隙,拍到利应侯庙仅存大殿的一小块。悬山灰瓦屋脊,山面上梁架随弯就势,应该是元代的风貌。

据介绍,供奉春秋时晋大夫狐突,他以两代忠义成就了晋文公的中原霸业,宋代被封为忠惠利应侯。庙现仅存元代大殿,殿内有彩塑11尊,均为元代作品。东、西、南三壁有清代壁画。

特别重视复现古迹的平遥县,为何不将其纳入镇国寺的管理,适当地修缮后对外开放?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转载]【国保打卡】(晋21)镇国寺(国3)、利应侯庙(国6)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