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天下》:名花电影两相欢

(2011-04-04 02:29:50)
标签:

郭赛男

洛阳

牡丹

骆宾王

甲天下

武则天

娱乐

分类: 流光飞舞

《甲天下》:名花电影两相欢


 赤叶青枫

 

洛阳牡丹,素有“甲天下”之美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英雄美人为之竞折腰。导演魏大航便是以牡丹为引,执导了一部反映河洛文化的电影:《甲天下》。

 

整部电影由三段构成。第一段以唐朝为背景,说得是牡丹花王落户洛阳平乐的传奇故事;第二段则“穿越”到了抗日年代,借一个民间的豫剧戏班的曲折命运交代牡丹花王和牡丹仙子石碑当时的下落;第三段则发生在当代,剧情是第二个故事的延续,前人的恩恩怨怨由他们的后人一笑泯恩仇,为影片画上完美句点。

 

三个故事看似松散,实则一脉相承。牡丹花王这一重要线索贯穿始终,而唐代才子骆宾王的夫人婉珠豫剧艺人郭赛男以及她的后人边歌舞边书画牡丹的绝技片中也给予了较充足的篇幅去展现,而其中相关桥段反映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婉珠的表演是她与骆宾王夫妻间闺房之乐、生活情趣的表现。魏大航将这一段拍得很有古典韵味。而其愈美,就愈能反衬出骆宾王一家之后被武则天手下的追杀,被迫亡命天涯的命运悲惨程度,而这一切则集中反映了封建制度的严苛和残忍。

 

到了郭赛男表演时,因相关背景是被日军所逼迫,所以她唱得豫剧选段是借戏明志,表达她坚贞不屈的悲愤心情和民族气节。

 

而当郭赛男的后人祖孙三代同台献艺时,氛围热烈喜庆,台上台下皆情绪高涨,这不仅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更反映了中日人民和平共处的大爱情怀。

 

所以,将这三段结合在一起来看的话,不难发现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通点:较好地展现了河南人民的气节和风骨。面对强权和压迫时,无论古今,他们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日本友人握手言和的诚意及善意时,他们又能主动放下成见和仇恨,化干戈为玉帛,显现出善良大度、真诚豁达的一面。

 

由此可见,魏大航确实用了心。虽然受成本及其他各方面因素所限,影片拍得不够精致,一些本该有的宏大场面也被简化,但在如此有限的人力物力的条件下,他还是在尽可能地去想办法将影片拍的更好看一些,商业性更强一些。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内容之外,他在剧情处理和设置上,还融入了武打、枪战等动作戏,同时又在武则天、日军大佐等这类看似“反面人物”的角色上,给予演员较大的发挥空间,令其分别摆脱脸部化、妖魔化的刻板单一形象,赋予其人性,从而使得此片戏剧冲突变得更多,更有可看性。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有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清明节前后,正是河洛牡丹盛开之时,而电影《甲天下》亦随之公映。

 

但愿名花电影两相欢,能令观众带笑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