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标签:
十月围城陈可辛陈德森李宇春甄子丹王学圻谢霆锋黎明胡军娱乐 |
分类: 流光飞舞 |
九十多天的贺岁档期,五十多部影片的陆续上映,造成了今年内地电影市场贺岁档的井喷奇观,而这也就意味着此番票房大战将会异常的惨烈。虽然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但在口碑方面,在十二月内上映的几部华语大片之中,率先上映的《刺陵》与《风云2》市场反应都不甚好,老谋子的《三枪拍案惊奇》更是恶评如潮。以上三部影片品质到底如何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对内地的华语电影市场未来发展——尤其是贺岁档上映的华语电影的市场反馈——将会非常地不利。
幸好还有《十月围城》。这部群星云集的贺岁大片之前就已未映先红,影评人及一些业内人士一边倒的夸赞之声令其赚足了眼球。正式公映后,更是被诸多媒体称之为今年贺岁档里“最好看的电影”。
能获得如此肯定,想必陈可辛及陈德森一定倍感欣慰,而《十月围城》的最终票房相信亦会随着口碑而水涨船高,凯歌高奏。不过此片真的能算经典之作吗?一幕幕生离死别、慷慨就义的画面固然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片中多处过分刻意的煽情因痕迹太重,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这样一来,影片的艺术水准就没法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如果把拍电影比做习武,那么能做到“四两拨千斤”、“无招胜有招”的才是真正的绝世高手。
不过话虽如此,身为导演的陈德森十年磨一剑的诚意依旧令人钦佩,尤其是他坚持要造出百年前的香港之城的那份执着与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更令人感动,而作为监制的陈可辛对于调动观众的情绪亦如当年《甜蜜蜜》一般精准到位——其实,《十月围城》说到底依旧是一部纯粹的商业影片,它不过是用众多明星大腕及各种商业元素来演绎、包装一个主旋律故事而已,但陈可辛无论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小爱”,还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大爱”,他都精心渲染,以至于对于观众的情感软肋一击即中,不知令多少人一时间泪如泉涌。
另外,诸位演员各自的精彩演绎亦为影片增色不少。饰演“赌徒”沈重阳的甄子丹文武兼备,不仅武戏打得漂亮,文戏比起《叶问》时也更上一层楼,深夜街头父女相认的那场戏演得非常动情,催人泪下;老戏骨王学圻演技更是精湛,他将“商人”李玉堂的舐犊情深、丧子之痛演绎的淋漓尽致,直指人心,堪称全片的最大亮点!而梁家辉、谢霆锋、胡军等人亦交足了功课,分别恰如其分地演出了“革命党”陈少白的矛盾自责、“车夫”阿四的纯朴忠义、“刺客”阎孝国的愚忠顽固……就连首次“触电”的李宇春(饰演“打女”方红)和巴特尔(饰演“小贩”王复明)也能看出他们确实用了心,虽然演技都还较为青涩,刚出场时的表现令人笑场连连,但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各自的慷慨就义,从容赴死,同样令人唏嘘不已。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牺牲定是在所难免。虽然为此捐躯的六位义士未必真正懂得革命的意义,如“乞丐”刘郁白(黎明饰演)等人甚至连要保护的人是谁都不知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奋勇直前,舍生取义。这样的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他们这样做真的值得吗?在血染“维城”的前一夜,李玉堂与刘郁白也曾互相问过对方类似的问题,但最终彼此都未明确的给出答案。或许值不值得早已轮不到他们讲,当箭在弦上时,已是不得不发。
《十月围城》里的”保孙”一方中,没有人想当英雄,但个个都是好汉。虽然加入其中目的各有不同,却皆是生死容易低头难。大敌当前,为家为国,为情为义,唯有挺起胸膛,咬紧牙关,仰天一笑泪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