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疯狂的赛车》:将黑色幽默进行到底

(2009-01-08 19:10:50)
标签:

疯狂的赛车

疯狂的石头

黄渤

宁浩

黑色幽默

娱乐

分类: 流光飞舞

《疯狂的赛车》:将黑色幽默进行到底

文/赤叶青枫

 

 

2006年,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影片《疯狂的石头》意外成为暑期档黑马,不仅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更令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宁浩、演员黄渤等人一举成名。时隔两年多之后,二人再次携手,推出了新作《疯狂的赛车》。

 

这部新片既然继续冠以“疯狂”之名,在《石头》中颇是出彩的“黑皮”黄渤又被扶正挑大梁,其继续延续《石头》的黑色喜剧之风的意图不言自明,而2000万的投资以及7位编剧历时9个月对剧本的精雕细琢相信更会令很多“石头”迷对影片的期望值大大增加

 

事实上,这部将于1月20日正式公映的《疯狂的赛车》确实可看作是《疯狂的石头》的升级版。单就剧情而言,如果说后者是一点而引发的数条射线的话,那么前者就是多点引发出的N条射线,而每个点之间互为因果,每条射线之间亦不断交集,大大小小所有的角色无论相干还是不相干,更是互动频频……这所有的一切,就像数个交织在一起的蜘蛛网所共同形成的叙事迷宫,再加上快速凌厉的画面剪辑、切换和不断的闪回,不禁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因此,想要充分体会片中黑色幽默的妙处,你就必须集中自己所有的注意力——你甚至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否则当你身边的人看得哈哈大笑的时候,你很有可能会感到有点莫名其妙或疑惑不解。

 

另外,看这样一部影片,你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疯狂的石头》的不同,客观而言,《疯狂的赛车》并不是一部从头到尾都能很“抓人”的影片。它之前的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至多有点零星的小笑料,总体感觉有些偏平,如果你观影状态本身不是很好的话,你可能会看得有点烦躁或是倦怠,但只要你能坚持完这段时间,之后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你越往后看,你可能就越会觉得故事的有趣。

 

今年的贺岁档影片中,“山寨”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元素和噱头,很多影片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一个卖点。而《疯狂的赛车》却难得地没有跟风,虽然在整体架构与风格上比《疯狂的石头》更接近《两杆大烟枪》,但“拿来主义”运用的愈发成熟与到位,在保留其精华韵味的基础上、原创性、地域性、本土性等元素被进一步放大,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安排的各类混搭(包括人物、语言、配乐、特效等)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再加上一众虽不是明星大腕但演技个个出彩的演员们的倾情演绎,令此片的黑色幽默感比《疯狂的石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这样一部影片是否能延续当年《疯狂的石头》的票房与口碑神话目前尚不得而知,影片也不见得就毫无瑕疵,譬如片中多处硬生生植入的几个品牌及公司的广告就太过刻意与明显,看得多了,不禁令人对相关桥段心生反感。在广告问题的处理上,比起前辈冯小刚的“化骨绵掌”举重若轻,宁浩多少还是欠了些火候,不过那种拒绝中庸,敢于挑战极致的拍——或者说“玩”——电影的手法及态度还是应该值得肯定。他不仅让我们在今年的贺岁档里又多了一部不同类型的影片的选择,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类型片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亦多了一种可能——而这,窃以为才是《疯狂的赛车》问世的最大意义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