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疯言疯语 |
深夜,我独自一人站在北京五道口的城铁站台上等着城铁,正夹紧棉衣隔着厚厚的玻璃窗欣赏附近的夜色时,突然发现手机里收到了一条短信:“我从来没叫你为我争取过什么,你也从来不欠我什么,OK?”
被夜风吹的冰凉的手指一路继续往下摁——
哦……原来,是他。
一个曾经的所谓的“朋友”。
……
我该说些什么呢?一时间,不禁百感交集。
我怎么可以忘记,那年的那个夏日,他曾是那么热心地帮过我忙,让我在最孤立无援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点来自朋友的暖意;可我更不会忘记,也就是在那天,在我事后满心欢喜想要对他表示谢意的时候,他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对我进行羞辱——是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一切的转变发生的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莫名其妙!短短一天之内,先恩后怨,且无故反目,而我至今都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何故!
——我生平最受不了的就是这样不明不白的委屈!
也许有人会说,你为什么不去问个明白,讨个说法,把事情弄清楚呢?或许,这其中有什么误会……
误会?对此我只能冷笑——你又怎么知道我当时没问?但结果呢?!
这可能是一个我终其一生都无法知道的答案。
我承认,后来有段时间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总想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让他如此骤然变脸,不过彼此不再联络之后,时间一长,渐渐地也就把此事看淡了许多。
毕竟,我问心无愧。
于是,当后来有一天我阴差阳错地用另一个朋友的QQ跟他在网上再次邂逅时,我的心冰冷的象块石头。由于当时涉及到那位朋友的工作事宜,我没有借故不搭理他,而是装做一个陌生人,帮那位朋友跟他谈公事,说完该说的话后,我不想、不肯、更不愿再跟他多说一句话!
本以为一切就此结束,我跟他不会再有什么瓜葛,但因为最近工作上的事情我又再次跟他取得联系,谈一些合作事宜。
其实坦白说,以我目前的人脉,我有很多个备选,大可不必找他,但我一向恩怨分明,不管怎样,他到底帮过我,我不能事到临头只记得人家的坏处,全不念昔日相助之请——我终是欠了他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我看来,这次合作对他而言,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机会;当然,暂且抛开个人恩怨不谈,仅就公事的角度而言,他也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我相信他的实力,因此在领导面前大力推荐。
领导那边后来通过了,于是我就开始跟他联系。
谈话过程中,我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礼貌、客套,惟独缺乏对待一个朋友应有的热情,而他那边亦似乎早已把往事忘得干干净净,一副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知我为何如此冷漠的样子,临了,还漫不经心说什么“你不会那么小气吧”之类的话。
我本来还好,但他那番话让我不由得顿时火冒三丈!
——我小气?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年平白无故令我受辱,如今居然还气定神闲理直气壮地责怪我小气,他确实够“大方”!
当时本想跟他争上两句的,后来觉得一切应以大局为重,毕竟我跟他联系的初衷不是找他兴师问罪的,于是强压怒火,继续谈公事。
我挑明了跟他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我是真的觉得他合适才找他合作,他或许也感受到了我在公事上的诚意,于是最后答应了下来。
本来以为一切都OK了,但因后来出了点意外令他觉得自己在时间上安排不过来而主动请辞。
对此,我虽然多少觉得遗憾,但亦很坦然。
这一次的事情,我已经尽力了。于公于私,我都对得起他。
我,问,心,无,愧。
所以后来我给他回短信说:“是我自己觉得欠你,所以我要还你。不管你怎么样,我但求自己心安。不过这一次,是你主动放弃,与我无关,所以我终于可以放下,恩怨就此一笔勾销,两清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何况,砖瓦早在流年中灰飞湮灭。是的,我终于可以放下了,我不再欠他什么了。
等了许多的城铁终于来了。我摁完短信中最后一个字,并选择了“发送”,然后快步走进车厢,任车门在身后悄然关上,决绝地跟前尘一刀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