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阳》: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

标签:
大太阳杨亚洲倪萍汶川地震蒋勤勤 |
分类: 流光飞舞 |
文
这几年,《好雨时节》、《唐山大地震》等影片都曾涉及到汶川地震这一题材。只是,要么旁敲侧击,要么惊鸿一瞥,感觉上如同隔靴搔痒,总是差那么点意思,而杨亚洲导演的新作《大太阳》的问世,则适时填补了这一空白。
虽然可能是受资金及其他方面的限制,片中并没有过多的展现那场浩劫的全过程,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灾后当地人们的心理重建上。不过,影片不曾遮遮掩掩,而是直面灾区人民的悲喜生活,虽然平淡、琐碎,偶有些狗血的事件,但也终归是你我都熟悉的家长里短。另外,和前文中提到的那些影片不同的是,《大太阳》的视角的出发点不是外国友人,亦非异地的救援志愿者,而是当地的普通平民——这是杨亚洲一贯的风格,亦是他的特色——这一切的一切,既为影片增加了些许沉重的底色,亦使得真实感更强,从而于无形中拉近了影片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在片中,作为女主角的倪萍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那一个。她饰演的银杏在经历了离婚、地震、丧子、小三等一系列天灾人祸的打击下,一度患上了蛹式精神病。而她的绝望和彷徨、矛盾与挣扎的复杂情绪的表现是片中最具看点的部分。其中,她对丈夫石大川(刘佩琦饰演)的怨,对小三樱桃(蒋勤勤饰演)的恨,对死去儿子的念,对水婆婆的怜等等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将她网在其中,难以自拔……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再生一胎的举动虽然疯狂,但却是她最好的救赎和自我救赎的方式!所以,当所有的戏剧矛盾都集中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时,稍表现得不好,就很容易让人觉得很假,从而出戏,而倪萍的四川方言虽然说得差强人意,但她情感充沛的表演极具张力,较好地撑起了“银杏”这个人物,令人不禁随其一起悲喜,从而唏嘘不已。
不过,倪萍等演员演得虽好,也终不及影片片尾处那些站在废墟上手捧孩子遗像为其招魂的父母们感人——前者毕竟是在表演,而后者却是真真切切地真情流露。那一声声动情的呼唤,那一双双哭红的眼睛,无不令人潸然泪下。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其实,影片并非想一味地去表现灾区人民的伤痛和绝望,它想表达的,除了对逝者无尽的哀思和沉痛的追悼之外,更是期望活着的人能勇敢前行,去迎接下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故而片中不仅有死别苦,亦有欢乐趣。片中,山娃子(林浩饰演)教银杏和樱桃穿草鞋走路,樱桃和山娃子的父亲二牤结婚,石大川在河边忘情地跳舞,银杏在众人帮助下终于胜利产子等桥段无一不是预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希望。
有希望,就有明天。有明天,就有无限的可能。故纵然低头瞧,菊花灿烂满地伤,但只要抬头看,终会发现,红日东升暖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