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炉火纯青的《茶馆》

(2005-10-31 15:00:06)

 

 

炉火纯青的《茶馆》

 

据说生活在北京的101个理由之一是可以观看北京人艺的《茶馆》。(这是我的理由)于是在看国产电视剧和听原创音乐碟几乎会导致普遍的失望和麻木或愤怒的情况下,我选择在国庆佳节去看北京人艺的《茶馆》。

我穿过灯火辉煌人群喧嚣的王府井,来到了首都剧院。天可怜我,我这是平生第一次看话剧,虽然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演出过一出话剧里的群众甲,但记忆中还真是没有看过话剧演出。猛然间就让我看《茶馆》,真有点营养过剩的感觉。我记得十几年前我曾经在广州的暨南大学的操场上看过《茶馆》的电影,最后一幕给我印象深刻并回味无穷。我只能用“炉火纯青”这四个字来形容我这次观看现场话剧的感受:这是伟大的京味作家老舍先生的《茶馆》,也是伟大的导演焦菊隐先生的《茶馆》,老《茶馆》;演员却是第二代北京人艺的精英演员:梁冠华的“王利发”、濮存昕的“常四爷”、冯远征的“松二爷”、何冰的“刘麻子”,都比他们在演那些各种各样的电视剧的时候更放松、更自然、更文化内蕴十足,他们把中国近百年历史中的风云变幻里的那种虚无的气氛、倦怠无力的个人的历史感受、恐怖混乱的历史场景在一个小小的“茶馆”里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优美流畅而又卑微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朴素表演、脉络分明的戏剧线条、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人间画面,亲切、温暖、深刻、令人惊叹!在北京看《茶馆》就是不同,你觉得这个故事发生得就那么自然、顺畅、虽然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然而你不觉得时间的飞逝;虽然我知道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和现代人欣赏心理的差距,所以剧场里老年人居多就不奇怪了;但我也明白,怀旧的情绪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情绪,它往往构成了历史,特别是在这个光怪陆离、飞速发展、四处散落着记忆的碎片的时代。这一出老《茶馆》就像我们热爱的古典音乐一样,成为人类精神世界里经久不衰的崇高的旋律长鸣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顺便说一句,一等票六百八十元的《茶馆》说明:怀旧也和时尚一样,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还好,我的票是别人拐弯抹角送我的。

                                                  20051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