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传统唱片的代表作
——万一先生和他的另类唱片《拉链门事件》
有天与网名叫“共同提高”的一个音乐青年见面,是洪启牵的线:我那天在“SOHO小报”的“博克”闲逛,看了一篇“共同提高”写洪启的文章,有意思极了,于是叫洪启找他出来聊聊天。电话上多嘴问了一句:“他叫什么名啊?” 洪启告诉了我,我一听就笑了——原来我们认识!地球太小啊。五年前我们就在一个不靠谱的演出中见过面,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朴实、幽默、有才华、话不多却句句顶用的有为青年形象。后来有一年我的北京,还专门去拜访他,那时他还不叫万一,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名字。几年不见,他出了一个电子专集——《万一&T.M.D乐队拉链门事件》,我回来就从头到尾听了一遍,边听边笑:解构、恶搞、讥讽、嘲弄,把“理想”、“崇高”、“英雄”等等在他笔下嘴里好好“折腾”了一翻;他用电子音乐的形态尽显七十年代生人的生命体验和音乐视角;我听到了熟悉的旋律、似是而非的歌词、随心所欲的表达,莫名其妙的感伤,笑中带泪的失望,没心没肺的批判,幽默、机智;这是一张有才华、有智慧、有想法的专集:我原来印象中的“音乐有为青年”不见了,可以说他用电子音乐撞击了我的预见性、出乎我的预料之外。他有时是主唱,有时居然是和声,如《今年上帝特别多》,他用许多大而无当的歌词把传统的价值观来了一翻好好的解构;《我们都爱586》的虚拟报告口吻,让人忍俊不禁;《就像诗一样》低调、骚动焦躁;《七零一代》对“理想”、“主人翁”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加上拼贴的儿童歌曲,场面怪诞;《饭前便后要洗手》让我们听到了历史的魔幻脚步和引人入胜的虚张声势的粗俗化的失控的时空遐想;我想不到他朴实的外表下是一个如此骚动不安的灵魂!《我不在巴黎,塑料花盛开》旋律美丽而寂寥,呵,原来他写流行歌曲也完全合格甚至优秀啊。其他的许多歌曲都可以听到优雅与低俗的变奏,混乱与秩序的平衡,无力与勇敢的相争,非常搞怪!据说他的这张专辑在出版的时候麻烦多多,歌词被改,旋律被毙掉,弄得他兴趣大大的没了。
他的外表其实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更成熟了,还有当年的一点羞涩;看不出他对自己的首张唱片没有受到业界和听众的热烈反响有些什么沮丧。对唱片业我们有许多共识,他说话非常到位,一针见血,还有热情、热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唱片业让人失望太久了,但我和他一样,还没有绝望!据说他现在在某报开了专栏,我很担心,他离音乐人越来越远,搞不好会成为一个文学中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