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忻东旺谈艺术创作

标签:
忻东旺清华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油画创新文化艺术 |
写在前面的话:
2015年1月,著名油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忻东旺教授逝世一周年。一年来,我一直想写点什么,为了缅怀那颗挚爱艺术的早逝的灵魂。2009年开始,忻东旺教授在生命最后几年中他曾两次来到我们班作课堂范画,面对面与我们恳谈艺术心得,翻看当时记录的课堂笔记,不禁感慨万千。
2013年5月,忻东旺老师在“相由心生——忻东旺艺术作品展”上自述道:
“我时常庆幸自己画画,因为除此之外我再无其他能耐。
同时我又时常感念画画,是她引领我走上了人生最美好的旅程……
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民族的气质,
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当代文化的深度,
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类审美的教养。
我将为此继续奋斗,五十岁虽然是翻越了生命跨度的山头,
但艺术的高峰是我永远攀登的方向……”
半年后,忻东旺老师离开了我们,
也许,真有天堂,
也许,东旺老师在天堂又拿起了画笔。
那熟悉的声音就在耳旁……
http://s12/mw690/001fX4j6zy6Pxf4ejlV4b&690
地点:清华美院当代艺术(油画)研究生班
记录:刘刚
整理:刘刚
2009年10月15日,忻东旺老师来到清华美院当代艺术(油画)研究生班授课,并与同学们就艺术创作进行交流,同时现场作范画。整个范画教学过程延续四天。
2009年10月19日,忻东旺在《细节》画册扉页上为我题写下:“掌握绘画的手段不是为了重复自然,而是为了表达人性的崇高。”一个星期后,忻东旺老师现场教学所绘画的作品《错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http://s15/mw690/001fX4j6zy6Pxfaw7Sebe&690
问:您对艺术创新的看法。
忻东旺(以下简称忻):对于我来说,传统之上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起码目前还没有到这个层次的程度,吸收传统精华,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它必须是自己内在情感需要表达的东西。二、它应该是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语言形式。
问: 您在作画时是否感到过“痛苦”,如语言表达痛苦。
忻:作画的快乐是绘画这一行为的本源,我作画时没有痛苦。
痛苦是因为你有包袱,沉重的包袱让人忘记绘画的目的。语言表达痛苦,是因为你还没有建立你自己的、绘画的表达语言系统,只有建立绘画语言表达系统,你才能与欣赏者沟通。同时,培养自信是一个过程,也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关键。
寻找艺术语言,是要从会说话到说自己的话的过程。语言形式一定要朴实,要让人们能听得懂,切忌不要华而不实。因为艺术是朴实的,同时艺术又是有形式的,艺术要能与人沟通,能让人理解的关键在于绘画的语言要朴实。
问:那么,如何提高绘画作品的思想性。
忻:重要的是提高艺术作品的“艺术品位”,那么首先要提高我们自己的艺术品位,品味高的艺术作品不是流于形式的作品,融进思想性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
其次,选题也很重要,就是我们画什么?其实我们描绘的对象也有品位高低之分,表现对象的品味,也是决定作品品味高低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绘画的选题十分重要。
问:怎样才能让画面看起来“有意思”。
忻:绘画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过程都要尽可能地区和对象建立联系,保持敏锐的感觉,通过表象去感觉内在的东西,不要概念地去画。
画什么,或不画什么,完全依赖感觉。要让画面“有意思”就必须对看到的东西进行取舍。要让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有想歪放射的感觉,而不是向内收敛。要注意以下几点:
提高审美能力。
无论选择何种形式,都要符合表现对象的内在特质。
绘画时,心要静,像修行一样,用心灵感受自然、感受对象。
要克服感情距离,贴近绘画主题,表现其生命内在特质,画面才能感人。
问:如何“用心”与模特沟通。
忻:培养对模特的兴趣。
绘画是感情活动交流的行为,不能硬着头皮去画,应该像谈恋爱一样,慢慢培养感情,是培养感觉,营造已经,感受过程,慢慢睇发现对象的特点,让感情控制画面,让感情调动自己的情绪和技术。
问:您的作画过程十分严谨。
忻:我作画时要求尽可能不收外界的干扰,在我与模特之间的视野内不要有人,更不要有人走动。画家作画时要全神贯注,要进入一种画境,只有模特和我。
我从一开始下笔,就很小心谨慎地控制作画步骤,并将所到之处尽量表现到位,并逐步深入。其中严格而精准的素描稿,细致入微的局部画法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问:您对绘画的工具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忻:工具、材料、颜料并无限制,而且随心所欲,我经常用的小刷子才一两元一把,适用的刷子,一块质地柔软的抹布就足矣。
作画过程中,对有意味的形式要着意加工和保留,不满意的地方要及时抹去重画,及时修改。
一切都要把握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唯一不同的是要以虔诚的心对待创作,感悟生命,作品也会因此变得负有生命。
问:您对当代艺术有何看法。
忻:画成哪种感觉的画,要符合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心境,要表达你对当今社会、文化的解读。
问:您是如何看待绘画过程。
忻:绘画是表达感情的语言。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具有针对性,富有感染力,表达意境、精神以及意识,为此必须控制自己的绘画行为。
绘画就是表现生命(自我生命)的过程,自然对象只是一个启发物。表达物象给自己的信息,而非是仅仅眼睛所看到的,眼睛所看到的不是事物的本质,对于对象的描写要符合自己内心的感受。
要用心透过表象,体味形象背后深层的存在。
问:如何透过表象,体现生命内在的特质。
忻:“观察”,实际上这是两个层次的过程。“观”只是看,只是表象层面上的认知。“察”则不同,“察”是在寻找“观”不到的东西,是在寻找隐藏在细微末节之中,但又是对认知对象有着决定意义的东西。
只“观”不“察”,则看到的东西是表象,不深刻,不能反映食物的内在特质。“察”则是用心去感受对象,绘画作品中,细节的信息量决定作品的精神密度。
每个人所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要思考,我们的作品的兴趣点在哪里?有没有价值?是否具备精神性?其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什么?与时代、与社会生活有没有关系?同时还要判断什么因素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
落笔的时候,参考对象,同时参照内在构建的形式意味,观察——感悟——落笔,尽最大的努力去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其中,材料、技术永远让位于自己的意志,以及内在的体验和感受。
http://s13/mw690/001fX4j6zy6Pxg0XD2c0c&690
http://s5/mw690/001fX4j6zy6Pxg1ardO44&690
http://s1/mw690/001fX4j6zy6Pxg1kJ1u4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