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一直比较懒散,因为不需要赶点上班,也不需要为某一个合同,某项事务来回奔波。也许是天性就不爱运动,在家就不想出去,就连喜欢的跳舞也断断续续没有坚持,感觉自己惰性越来越大,自己都开始对自己不满意了。
今年年初驴友网论坛就开始筹备一次大型的户外活动。虽说很心动,但是考虑到二天负重徒步登山40公里,我胆怯了。对平时出门就是车的我是莫大的挑战。思想反复斗争,直至临近活动时间,在老公答应同行的情况下走出了家门。对能否坚持到底我没有把握,但是我要挑战自己,给疲软的生活一针强心剂。
2009年10月1日不寻常的日子,祖国60年华诞,民族中秋佳节,对我则是一次新体验新挑战。
由驴友网论坛发起组织在当地有关部门协助下,“2009侗乡徒步穿越暨爱心助学活动”在10月1日这天
拉开帷幕,我们倡议:每人多背一公斤为侗乡的孩子建起图书室,留下一片爱心一串脚印,带走一张张
照片。来自全国22个省近百名驴友,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汇聚在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黎平肇兴。
驴友们从虚拟的网络走向现实,那一声声询问和甄别,那一份份欢呼和雀跃,那一个个 大大的背禳和登山杖,使宁静的山寨古镇沸腾了。所谓“驴友”也称背包客。他们背上帐篷睡袋走向户外,用脚触摸山川,手杖丈量大地。他们是一群热爱自然,爱探索无雕无琢自然风光的行者,他们爱大山的气势,水的灵秀,用大无谓的精神拥抱大自然,挑战自我,感受那份简单的痛和快乐。本次活动得到当地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也得到当地侗族老乡的热情接待。这是出发前,肇兴侗家人为我们吹起芦笙送行。
肇兴侗乡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苗乡侗寨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置身其间如同进入 民族文化长廊,时空隧道,不愧为“人类疲惫灵魂的最后家园”,让你流连忘返,宠辱皆忘。 对久居在车水马龙喧嚣城市中的人们是一种另类的生命感觉。

黎平的建筑特色“花桥”也被称作“风雨桥”、“廊桥”。整个桥都用杉木建成,所有的构件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桥廊上方描有几组彩绘壁画,描绘的故事场景和片段就是一部侗家人的历史长卷。
花桥形象地赋予“美丽漂亮”这一赏心悦目的内涵,直接体现了侗家人的浪漫情怀,花桥不但是寨边河溪的交通设施,也是侗家人劳动之余休息纳凉遮阳避雨,谈古论今唱歌娱乐的场所。月上柳梢的夜晚,花桥更是情侣们的领地,把花桥的浪漫张扬到淋漓尽致。
百里侗乡,没有鼓楼不成寨。建寨先设坛,建房先建楼是侗家人“开疆拓土”“迁居拔寨”时必须遵循的古训。呈宝塔状的鼓楼是侗寨最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涵盖了侗家人社会生活的精髓。鼓楼的外面是面积大小不一的鼓楼坪,系族人遇事集会或举行活动的场所。楼内底层的中央无一例外地用青石镶砌了一个火塘,那是举行隆重活动时燃篝火的地方。楼顶层的牛皮大鼓,既是鼓楼名称的由来,更是鼓楼的核心功能所在。如鼓声骤然响起,昭示外敌入侵、盗贼、火灾、增援邻村寨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
古老的山寨,原生态的环境,使我们很快融化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