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说的是,自古那些通过激烈争辩或强行劝谏来说服国君的大臣。至于面对这些大臣所谓的“疾争强谏”,国君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韩非观点是,“先古圣王皆不能忍也”,也就是说,面对大臣“疾争强谏以胜其君”的这种行为,古代的那些圣王们都是不能容忍的。
对此韩非论述道:“若夫关龙逄、王子比干、随季梁、陈泄冶、楚申胥、吴子胥,此六人者,皆疾争强谏以胜其君。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一言而不听,一事则不行,则陵其主以语,待之以其身,虽死家破,要领不属,手足异处,不难为也。如此臣者,先古圣王皆不能忍也,当今之时,将安用之?”
韩非这段论述翻译过来意思是说,比如夏桀时的关龙逢,商纣时的王子比干、随国的季梁、陈国的泄冶、楚国的申胥、吴国的伍子胥等等这样的大臣,他们都是通过激烈争辩或强行劝谏来说服或压服国君的。对此谏臣,如果国君采用了他们的主张来处理政事,则君臣关系就会变成如师徒之间的那种不平等关系了;但如果国君不采纳他们的谏言,则这些所谓的直言敢谏之臣便就会用更加强硬的措施来侮辱君主了——有的甚至还会豁出命来与国君抗争,即使家破人亡、身首异处也在所不惜毫不畏惧。所以,面对这等“疾争强谏以胜其君”的大臣,古代的那些圣王们都是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当今的国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