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在论述其法家思想时强调说:“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意思是说,国家如果要禁止奸邪,则首先要首要禁止的是奸邪的思想,其次是禁止奸邪的言论,再次才是禁止奸邪的行为。也就是说,在韩非看来,思想的改造、思想的统一才是治国之道的首要任务。
关于此观点,韩非的详细论述如下:“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今世皆曰:‘尊主安国者,必以仁义智能’,而不知卑主危国者之必以仁义智能也。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然使郎中日闻道于郎门之外,以至于境内日见法,又非其难者也。”
这段论述翻译过来大意是说,所谓依法治国,不仅仅只是指一句赏罚得当就可完事。也就是,赏无功的人,罚无罪的人,不能称作明察;即使赏有功的人,罚有罪的人,且全无遗漏,但作用也仅仅只是局限在个别人身上,并不能起到鼓励立功和禁止犯罪的作用。所以说,国家要想彻底禁止奸邪,首要的就是要禁止奸邪的思想,其次是禁止奸邪的言论,最后才是禁止奸邪的行为。现在世人都在强调说,靠儒家忠君爱国的仁义思想,就足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请不要忘了,最终导致国君地位低下和国家危乱的,正是儒家的那种推崇仁义的思想。所以,要想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必须要摒弃儒家那种“民贵君轻”的所谓仁义道德;也只有当一国之君掌握了法术思想,摒弃了儒家那种虚伪空谈的仁义道德,始终做到以法来使人服从。唯有这样,国君和国家才能因此而声誉远播而名震四海,百姓亦才能永享太平,国家亦才能长治久安。总之,只要一国之君掌握了“术”,只要一国之臣遵循了“法”,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派遣侍从官员每天都把这种法治的道理传达到宫门之外,直到境内的每一位民众每天都看到国家的这种法令制度,也就是在国内普及了依法治国的思想,这样,想治理好一个国家还会是件难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