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可与微言乎?”这是《列子-说符》里的句子。卢重玄解此曰:“微言者,密言也,令人不能知也。”所以,“人可与微言乎?”的意思则就是:人可以与别人密谋吗?
这话问的,难不成是要搞什么阴谋诡计吗?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列子-说符》记载:“白公问孔子曰:‘人可与微言乎?’孔子不应。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人固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
可以看出,那位叫白公的,显然很执着地在反复追问着孔子“人可不可以与别人密谋?”这一话题,而孔子则是一再地避而不正面回答。白公何许人也?他为什么反复地纠结于这个问题而孔子又极不愿意正面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呢?原来,这位白公名曰胜,也可以叫他白胜吧。此白胜乃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也。白胜之父为费无极所谮,出奔郑国,被郑人所杀。所以白胜欲报父仇而令尹子西、司马子期两人统兵伐郑。不料子西、子期因得知郑国有晋国相助而阵前倒戈,不打郑国反而相助郑国了。白胜为此大怒曰:“郑人就在我眼前,我却不能及时报仇!一定要先杀掉子西、子期二人方可解恨!”就为此事,白胜反复征求孔子意见。孔子知道前因后果之后,一时就是不愿意正面回答这种问题……于是白胜拐弯抹角地又问孔子:“如果把石头投入水中,会怎么样?”孔子只是冷冷地说了句:“吴国那些善于潜水的人会把那石块取出来的。”白胜又问:“如果把一股水融入另一股水中,又会怎样?”孔子又一次胸有成竹地回答说:“就算把淄水与渑水合在一起,善于辨别滋味的齐人易牙,尝一尝也就能将此辨别开来。”白胜被孔子的回答搞得无以应对,于是第二次问到了“人到底可不可以与别人密谋?”的话题。孔子这时才予以正面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呢?但只有懂得说话艺术的人才会这样地回答你的啊;而所谓真正懂得语言艺术的人,就是指那些不用语言便可清晰表达自己意思的人!”
孔子最后总结:“争鱼者孺,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未矣。”其意思是说,久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常年追逐野兽,又怎能不跑断双腿?所以,最高的语言境界就是不用语言;同理,最高的作为境界也就是不作为。只有那些知识浅薄之人才整日地去计较与争论那些枝微未节呢……
那位斤斤计较、注重细枝末节的白胜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列子-说符》的记载是:“白公不得已,遂死于浴室。”翻译过来就是,白胜不能打消自己复仇叛乱的念头,最终即气死在了浴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