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家过年·花草篇

(2011-02-09 23:40:13)
标签:

烟盒

瓷器口古镇

莴苣

放生

苦果

腊梅

青菜

茴香

万年青

臭牡丹

断肠花

分类: 东走西看

这个春节过的不算爽快。

首先是回家没几天,大早上冒雨陪我妈去买菜,放在外套兜里的烟盒就被该死的小偷偷走了。

没有了烟盒,让我十分不习惯。而我喜欢的烟盒类型只在重庆瓷器口古镇看到过。NND。

 

其次,很意外地见到了不想见的人。措手不及。

再次,在家里发了个大彪。

再再次,离开家时太匆忙,每天必带的几串珠子居然忘家里了,只能让家人再快递过来。

 

7号就已经回成都了,然后接连喝了两天的酒,今天才来上传回家过年的照片:

 

http://s14/middle/449a8da3h9bda150744bd&690
↑图1
http://s8/middle/449a8da3h9bda15350eb7&690
↑图2
http://s8/middle/449a8da3h9bda15722127&690
↑图3
http://s16/middle/449a8da3h9bda159fe05f&690

 

↑图4

 

图1-4都是在回家的汽车上拍的。

 


http://s3/middle/449a8da3h9bda15ec2912&690

http://s6/middle/449a8da3h9bda16758725&690

 


↑图5、图6:

 

我妈在阳台上种的莴苣,长势不错。

后来和我妈出去闲逛的时候,看见人家农民地里种的几乎都没我妈种的好。

 


http://s9/middle/449a8da3h9bda16387458&690


↑图7:我妈种的葱。


http://s1/middle/449a8da3h9bda16e03a50&690

 


↑图8:

 

大年初一,和我爸我妈去池塘放生。

这个小果子就是在池塘边拍的。很常见的野果。

小时候为了给养的蚱蜢、蜻蜓治病,我还用它熬过“草药”,

自己先尝了,端坐一阵没有意外发生,才敢喂给蚱蜢和蜻蜓。

印象中这果子有些甜。

 


http://s4/middle/449a8da3h9bda171d54c3&690

 

↑图9:

 

也是一种常见的野果,记得熟透了也会变红的。

 

http://s16/middle/449a8da3h9bda1778d41f&690


↑图10:

 

这种野果我们老家叫“苦果子”,以前拍过它青色的时候。


http://s16/middle/449a8da3h9bda18d7c9df&690
↑图11
http://s16/middle/449a8da3h9bda1933546f&690
↑图12
http://s5/middle/449a8da3h9bda19613304&690
↑图13
http://s13/middle/449a8da3h9bda199e26dc&690
↑图14
http://s6/middle/449a8da3h9bda19ea7f05&690
↑图15
http://s15/middle/449a8da3h9bda1a45ffbe&690

↑图16

http://s14/middle/449a8da3h9bda2848c23d&690
↑图17
http://s7/middle/449a8da3h9bda2885d1b6&690

 

↑图18:

 

我回家的时候,腊梅差不多已经开败了。

和爸妈出去闲逛时偶然看到几棵开的正旺盛的,匆匆拍下些照片。

 

http://s12/middle/449a8da3h9bda16a336eb&690


↑图19:捡了一些回家泡成腊梅花茶。


http://s13/middle/449a8da3h9bda17e3a4ec&690

 

↑图20:青菜?绿油油一大片,很讨喜。


http://s12/middle/449a8da3h9bda183f38cb&690


↑图21:漂亮。


http://s8/middle/449a8da3h9bda18aa0157&690


↑图22:

 

我妈说这个是小茴香。漂亮死了。

我看到这种毛茸茸的植物永远是一句形容词:长得烟雨蒙蒙的感觉。

 

欣赏一会儿之后我很激动地问:能不能吃?能不能吃?

我妈说有的人家烩胡豆时最后喜欢放点这个……我说那整点儿回去吃!

我妈说这个季节也没有胡豆,你整回去做什么?于是作罢。

 

http://s10/middle/449a8da3h9bda2e201e19&690

http://s3/middle/449a8da3h9bda280bcb12&690

 

↑图23、图24:不知名的野果子,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好看。


http://s1/middle/449a8da3h9bda28d22320&690


↑图25:

 

万年青结红果子我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依然很稀罕。

我知道万年青结果子是很不容易的事,只有树龄十分长的万年青才可能结果。


http://s3/middle/449a8da3h9bda29c62ab2&690

 

↑图26:不知道这个叫什么菜?

http://s7/middle/449a8da3h9bda2a4f9266&690


↑图27:长的有些奇怪,弯弯曲曲的。油菜?


http://s15/middle/449a8da3h9bda2a9bd4be&690


↑图28:

 

这种野果子常见,结果之前开的花好像是粉红色,有些臭。

……对了,好像就是我们叫的“臭牡丹”,成都我租住的小区里就有。


http://s1/middle/449a8da3h9bda2b069dc0&690

 

↑图29:

 

年初二,舅舅一家来玩。

我知道舅妈也喜欢出去逛山,于是建议倾巢出动,逛山。

上面的图,尤其关于蔬菜的,大多是那天拍的。

那天我们带了好多塑料袋,一路摘了很多野菜,回家吃爽了。

后面的“回家过年·美食篇”会挂出来。

 

这张图是枇杷山,山上都是枇杷,枇杷成熟的季节,游人可以边看边摘,然后按重量收费。

我还不知道自贡有个这山,强烈建议我妈在枇杷成熟的季节来这里玩。

 

过年的前几天,自贡一直阴雨绵绵。

虽然初一开始天已放晴,但道路依然泥泞。

 

http://s14/middle/449a8da3h9bda2b52f48d&690


↑图30:

 

山上的路就好多了,大概因为地上许多荒草的缘故。

 

http://s3/middle/449a8da3h9bda2c471152&690


↑图31:

 

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走过这样荒草凄凄的山路了,爽!


http://s3/middle/449a8da3h9bda2c936412&690


↑图32:

 

我妈在前面喊我快去看,我快步走过去,原来是这个。

芦苇?荻花?我始终没搞明白,但是看见了必定要照。


http://s3/middle/449a8da3h9bda2b9f2f92&690


↑图33:不知名的野花。


http://s15/middle/449a8da3h9bda2beb94ce&690


↑图34:

 

这玩意儿是第一次见,叶片感觉硬硬的,像是金属做成的。

叶片根部密密麻麻的古铜色小籽,不知道是花还是果。


 

http://s6/middle/449a8da3h9bda4467c425&690

 

↑图35:野花。不知道名字。

 

http://s12/middle/449a8da3h9bda4439ea3b&690

 

↑图36:

 

黄色“断肠花”以前也见过,但是记忆中没有照片,

博客里的都是粉红色和白色的,黄色的很少见。这次算是拍到了。

 

http://s12/middle/449a8da3h9bda2df2558b&690

 

↑图37:

 

某天下午,去给外公外婆上坟的路上,在一家民居外拍到的。

这束菊花在一排灰扑扑的平房里显得很耀眼。

http://s5/middle/449a8da3h9bda44a4c764&690

 

↑图38:胡豆花花。公墓里拍的。

http://s15/middle/449a8da3h9bda2db5428e&690

 

↑图39:

 

那天上午去给爷爷奶奶祖祖上坟,下午和我妈来回走了5个小时去给外公外婆上坟。

这些柑子就是上午给爷爷奶奶祖祖上坟时照的。

他们的坟冢四周全是柑子树,这个时候正好结满了可爱的小柑子。

 

我蹲在坟前对爷爷奶奶祖祖唠叨一阵后就开始举着相机拍柑子。

印象里市场上早不卖这种小时候几毛钱一斤的小柑子了,现在的人吃的都是更高级的“冰糖橘”,

地上掉了一地的小柑子也没有人管,许多已经烂了。

难道这些都是老柑子树,如果没人吃这样的柑子,也就没人管它们了?

 

http://s1/middle/449a8da3h9bda2d4a6f00&690

 

↑图40:

 

我面前就是一大串柑子,拍完照我很顺手就揪下了离我最近的一个,主要是实在太顺手了。

当场就准备开吃的,一回头居然后面山坡上站着一个农民老大爷正举着锄头。

当人面就摘人家柑子吃,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急忙手腕一转,藏于手心,

然后装作往兜里放相机,不动声色地把那个小柑子放兜里了,然后加入到农民老大爷和我爸的闲聊中。

 

回家吃了那个小柑子子,很甜,很好吃,不觉得比现在几元钱一斤的冰糖橘差。真是的。

 


http://s15/middle/449a8da3h9bda294c1a2e&690

 

↑图41:

 

这是回家第一次和我爸妈出去闲逛时在人家柑子树下捡的,我们叫这种“落柑”。

小时候市场上专门有这种“落柑”卖,2毛钱一斤。

我妈曾经买回来一大竹兜,它可爱的小体格让不爱吃零食也不爱吃水果的我很有吃它的欲望。



http://s3/middle/449a8da3h9bda291e5492&690

 

↑图42:

 

这个季节也是大麦柑(音,具体是哪个“mai”字我也不知道)成熟的季节,

常常能看到人家院里树上密密麻麻的大麦柑,每次我都忍不住拍,这次图太多,就算了。

只放这张,5个都是我捡的。

 

大麦柑因为不像柚子那么好吃(之前的博文里都把它说成了“柚子”,是错误的),许多大麦柑树都没有人管,

所以我但凡看见树下落的,都要去捡,回家把皮剥下来熬水泡脚,去湿很好的说。

这5个大麦柑那天把我提惨了,提着它们几个走山路,好重哟。

 


 (“回家过年”系列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