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组图)

(2020-03-17 07:50:19)
标签:

文化

健康

分类: 大名人
           每天三片醋泡姜,吃了40多年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组图)
吴仪(右)前副总理接见“国医大师”路志正
       《我的健康“姜”中来》,这是“国医大师”路志正介绍的养生经验。今年100岁的路老仍然精神抖擞,耳聪目明,思维清晰。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的体检报告显示,他的血管弹性跟四、五十岁的健康男子是一样的。他不仅养生有道,并且擅长运用养生的方法促进疾病康复,其养生的秘诀值得世人借鉴学习。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他现在还坚持出门诊,平时还有开会和一些保健工作,且精力旺盛,是什么样的养生方法能让百岁老人的身体保养的这么好呢?
        他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养生经验:每天三片醋泡姜。路老说,“我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先圣孔子有句话“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的了,我想与他“不撤姜食”的饮食习惯有关。
       路老说,姜本身是味药,它有发散作用,避风寒,预防感冒,帮助消化,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加上醋以后,醋是活血的,又能止痛,又防止姜太辣,味道还更好。路老还说,吃姜的量很重要,每天吃几片就够了,不要吃太多,吃太多就增加胃热,刺激胃壁。而孔子的养生之法是 “不撤姜食,不多食”,每天吃姜,但是不多吃,一次吃两三片就够了,因为姜性温,吃得过多,会导致胃热。
       什么时候吃姜更好?俗语说,“早上吃姜,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一天之内早上吃姜最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年之内夏天是吃姜最好的时候。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姜,但是痰黄、干咳或无痰的,就不要吃。“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中医讲究饮食起居都要顺应天时,和自然界的日出一样,早上人体的阳气也在回升,这个时候吃温性的生姜就可以帮助体内阳气生发。晚上,自然界的阳气收敛起来了,人体的阳气也应该收敛,这个时候如果吃姜的话,就会影响阳气内敛,会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健康是有害的。同样的道理,秋天的时候是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人体也应该与之相应不宜生发,所以这个时候吃姜,它会加剧人体失水、干燥、上火,这样对身体也是不利的。
       路老告诉我们,虽然说秋季不宜吃姜,晚上不宜吃姜,但是如果我们碰到特殊情况,还是要灵活地把握。比如晚上出去走路着凉了、风寒感冒时都可以熬点姜糖水喝。而恶心呕吐时,也可以适量吃点姜。路老每天服食醋泡生姜。“我喜欢吃姜,因为姜本身具有健胃作用,不仅健胃,而且对肝脏、促进胆汁分泌都有好处。”具体做法是把姜切成片,浸泡在醋中,三天后,每天食用一片,并可根据口味加点糖。每天吃点醋泡生姜,会让人食欲旺盛,少得感冒。
        姜性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路老开方经常用姜作为药引。此外,姜皮能治浮肿,干姜治胃病,泡姜能治妇科病……
       家人每次会买几斤姜,切片或切丝,然后用醋泡着吃。醋本身有活血的作用,还能够祛除姜本身的辣味。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组图)

        醋泡姜的做法:
        1、生姜切片
        2、把切好的姜片放到一个罐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
        3、醋倒满,没过生姜。
        4、取一小块保鲜膜,折迭成一小块。
        5、把迭好的保鲜膜包裹在罐子口上。
        6、盖上盖子,密封结实。放到冰箱里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
      食用方法:每天2-4片,早晨吃最好,长期食用效果最好。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组图)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组图)
路老近照
   除此之外,路老还认为,养生的第一要素是心态平衡,然后与人为善。儒家讲“仁者寿”,道家讲“上善若水”,他常说:“要宽厚,诚意待人,一定要与邻为善。”在工作中要有计划,有步骤,不能急躁,特别是不能空想,要扎扎实实的干。他曾说:“在我接触的病人里,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急躁易怒。年轻人人负担太大,体力,脑力,精力都是有限度的,严重透支,这样不好。”可见他治病不光是看到疾病本身,还能看到患者背后的心理因素,非常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
中医养生讲究动静结合,形神合一。路老认为,健康需要运动,但必须适当,不可劳倦过度,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制了一套“路氏八段锦”,通过全身各部位轻缓而有力度的活动,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他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看看电视,“闺女来了以后就出去散步了,再晚我也得出去”。他说:“每天工作一天,用脑太多了,所以脑力要和体力结合适当运动。”此外,他还有每天梳头的习惯,这样能刺激头部经络,通畅气血,调养精神。
“要多动”这是路老给多个患者开方时不忘叮嘱的一句话。越是天冷,越不能躲在屋里不运动。他说:“多运动,可以保持大便通畅。”老年人常常会因有便秘的困扰,多动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麻烦。而他自己也是将运动贯穿到日常之中。“出门诊时动不了,我就在车上运动。做做头部运动,活动下手。在楼下等的时候,我就把腿脚运动了。”多出去活动,以外动四极,内养脏气,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老人、年轻人都一样。生命在于运动。”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组图)
        路老平时也练习书法修心养性
在饮食上,路老不挑食,不偏食,主张荤素搭配,清淡为宜。他每个礼拜要吃两次发糕,就是棒子面,还要喝两次面茶。食品要粗细结合,既保持营养,又保证健康。他认为,大鱼大肉会增加老年人的消化负担,所以绝对不能暴饮暴食。而对于甜食,他主张尽量少吃,因为甜的东西吸收很快,所以开始吃饭时不要吃甜的。若食无定时,过饥或过饱,都易伤脾胃。脾胃损伤,则诸病丛生。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病救人,他都非常重视对脾胃功能的调理。
读书对路老的长寿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是因为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身体各个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步入高龄后,路老的读书兴趣依然不减,如果晨间不读书,晚间不看报,则怅然若失。他诵读中医典籍的方法是先低吟,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以上,就如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这就是古人所谓“涵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
路老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养生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只要能遵从良好的生活规律,重视运动健身,再加上平和的心态,人就会活得有精神,更长寿。
       路志正1920年出生于河北,祖上是有名的中医。他17岁开始行医,博采众长独成一家,尤其善用脾胃调理法治疗各类疾病。路老是2009年我国政府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和学生们讨论养生方法时,路老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后天之本”——脾胃。路老在治病救人方面重视调理脾胃,在自己的养生保健方面也是身体力行。路老自己有一个坚持了40多年的习惯,那就是吃姜。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组图)
路志正,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河北藁城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很有深造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