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克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58
- 关注人气:7,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五百年前的抗日援朝作战
(2017-02-07 09:19:48)
春节假日读了三本关于朝鲜的书。一本是马伯庸、汗青的《1592一1598中日决战朝鲜》,一本是王湘穗、乔良的《割裂世纪的战争一朝鲜1950一1953》,还有一本是郑时文《穿过硝硝烟的军列 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公元1592一1598是明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大军侵略朝鲜,明朝岀兵支援。那年是阴历“丁酉年”


斗转星移,我发现今年又是“丁酉年”! 当时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是明代中后期从战略上牵制后金的一个重要存在。这个战略牵制,一直持续到明末皇太极发动丙子之战才逐步消失。明朝兵部下令动员十五八千人入朝作战,而实际在朝兵力只有三万八千人,力敌日军十三万人,且战而胜之。陆战表现突出的是明军的骑兵,战斗中不用马刀,而用铁鞭。我思索铁鞭(我认为就是铁棍)虽不如刀能破甲,骑兵乘马冲击的速度,加力量和重量,对付身着鎧甲的日本武士,其杀伤力较刀为大。我还发现,明军回族将领麻贵其人也出现在朝鲜。很久以前,我读《明史》麻贵、萧如薰传,发表过明朝壬辰宁夏哱㗑兵变的文章《水淹的宁夏城》,知道麻贵曾率部驰援宁夏平叛。
此外,还有一惊,便是万历二十一年,明朝派史世用化装成商人,与张一学、郑士元(郑成功之父)渡海到日本侦察,其情报汇编成《倭情备览》一书。不知赵英书中是否提及?
我另有一疑,“终明之世,边防最重”,为何《皇明九边图论》等北部九镇的兵要地图中对长城之外的“敌情”地形一概空白?……五百多年硝烟散尽,如果不是当时明万历朝果断岀兵,早已没有现在的朝鲜和韩国,而被日本併吞。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