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军帽(下)

标签:
杂谈 |
原载《轻兵器》2006年2下 此处有增删
我手中的战利品
——侵华日军的军帽(下)
沈克尼 文/图
图8 进攻上海时,头戴“九○式”钢盔及海军“二式”防毒面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图9 解放济南战役中,全副日式装备的我人民解放军炮兵
日本“九○式”钢盔常使我常有一种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悲的是侵华日军就是戴着这种钢盔攻入北平,杀进南京……侵华日军在“九○式”钢盔下还戴着陆军“九五式”或“海军二式”防毒面具(图8)在中国各个战场施放毒剂,残害中国军民……喜的是,我在解放军的战史画册看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人民解放军戴着缴获日军的“九○式”钢盔,用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攻击济南城垣(图9)。渡江战役的木船上,我军健儿戴着“九○式”钢盔,用日军“九八式”步兵锹作桨,冒着炮火,奋力划水冲向敌岸……解放后,我国生产的第一代钢盔的型制仍有“九○式”钢盔的形影。
图11 头戴防寒帽的日本“蒙疆驻屯军”士兵
陆军防寒帽(图10),初期的防寒帽用动物皮毛,后改为代用皮毛。日军防寒帽的护耳有可掀起的附件,方便听觉,这是当年防寒军帽中突出之处(图11)。这种陆军防寒帽为我军缴获后特别是在第四野战军(即东北野战军)广泛使用。四野主力戴着这种缴获的防寒帽,纵横东北三省。就象我陆军第38军军歌中唱的:“秀水河子歼灭战,部队打胜仗。打他几百仗,仗仗有名堂,三下江南,打得敌人胆破心慌,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四野的部队在平津战役发起前入关,行军中战士们用枪挑着这种皮帽子使关内国民党军闻风丧胆。
图13 头戴“九八式”防暑帽,身背“九〇式”钢盔的日军四十联队士兵
图12 日军“昭五式”防暑帽
此外,日军还有两种防暑帽,即所谓“昭五式”和“九八式”,我手中的防暑帽是“昭五式”。(图12)日军夏季的防暑帽也和日军的钢盔一样,是以法国军队为蓝本,翻阅[英]安德鲁·莫罗著的《二战军服全纪录》会发现地中海战场的法军和南非军队都戴着一如日本“昭五式”卡其色的硬壳防暑帽。战后日本出版的《帝国陆军的衣食住》书中只介绍了“九八式”一种防暑帽。依我看,“九八式”与“昭五式”防暑帽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缩小了四边的帽檐,外形更象加了布罩的“九〇式”钢盔。而日本研究当时武器装具的专家中西立太的著作中却只介绍了另一种防暑帽,由形制来看,应该是“昭五式”。从日军拍摄的众多侵华战场的照片看,日军官兵在华中、华南战场上戴“九八式”防暑帽的居多(图13)。我在我收藏的昭和十五年(1938年)侵华日军军内出版的《南支派遣军》画册中看到,南支派遣军司令官安滕利吉中将就戴着这种法式的“昭五式”防暑帽。(图14)此人后为最后一任台湾总督,晋大将(上将)衔。
图15 日本陆军夏季航空帽
陆军航空帽(图15)是我收集到的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两件战利品中的一件(另一件是“100式”航空怀表)。
二战中的日军航空兵分属陆军和海军,没有独立的军种。陆军航空兵的夏季飞行帽为棕色羊皮制,冬季为浅黄色皮帽。海军航空兵夏季也是棕色的羊皮制,冬季则为黑色皮毛制成。日本陆军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帽颜色不同,形制也不一样。这顶日本陆军航空兵飞行帽常常使我想起抗日战争中的武汉空战、重庆大轰炸。我在历史照片中看到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第98航空战队10架重型轰炸机对重庆进行“云上推测轰炸”后,返航的柴田中尉等机组人员就戴着这种陆军航空帽(图16)。
图16 轰炸重庆返航的日本陆军航空兵
适才《腾迅》军事首页看到好友余戈的照片,我一眼就看到他头部之上放置的一顶棕色皮帽,那是日本陆军装甲兵的防寒帽。翻阅手边日军装甲兵的战史,特别是在中国战场的历史,那将是一篇新的文章。
图17
图18、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