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你真的错过了吗?
(2009-02-05 15:08:59)
标签:
育儿早期阅读图画书儿童绘本杂谈 |
分类: 好书点评 |
文 / YY妈妈,玲玲
总是有妈妈抱怨,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非常遗憾自己没能早些发现绘本这个精美的好东东。我倒觉得也不必太遗憾。其实,绘本并不只是为学龄前儿童准备的,像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米歇尔·恩德的《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我觉得这些精彩的绘本中所包含的深意都不是学龄前的小孩子可以完全理解的。可以说,优秀的绘本不仅是孩子的,是适合所有年龄的读者的。
另外,即使是像《可爱的鼠小弟》这样的绘本,文字不多,内容看着很简单,但是故事情节非常有趣,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作看图写话、写小短文什么的都很合适。《蚯蚓的日记》也常被用作小学生开始写日记时候的有趣参考,不知道如何下笔写日记的孩子一下子就开窍了。我第一次到我们社区附近的小学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讲的是获得过凯迪克大奖的《驴小弟变石头》,因为,这个故事情节很吸引人,而且引人回味,故事讲完了,“如果我是驴小弟,我会……”,意犹未尽的小学生说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无意中帮助了孩子练习表达自己,练习作文。
还有《阿利的红斗篷》,据说美国的小学老师喜欢通过这本有趣的故事书让孩子们了解纺纱、染色、织布、裁剪……等等从原料到我们日常穿着的服装的整个过程,这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让孩子们轻松地长了知识。
也有老师用《我是霸王龙》给小学生作阅读课,这个温馨的故事对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一定很有益吧,涉及情商培养哦。我也给小学的孩子们讲过《我是霸王龙》这个故事。故事会结束的时候,很多孩子没有离开,大家对这本书很感兴趣,都争着翻看,这本书被传阅了很久。我离开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女孩追到楼道里问我,为什么要帮助霸王龙呢?它可是“坏人”呀!……可见,这个故事真的让孩子想问题了,同时也折射出了平时我们的教育的问题。人只有好人和坏人吗?平时,我们接触到的人、所有的人,其实都是有几个侧面的吧!所谓“坏人”其实也有好的地方,所谓“好人”也一定是哪里都好的。如果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可能将来更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吧。
我女儿现在已经小学二年级了,3岁多的时候开始进入识字的敏感期,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字,没上学就已经基本可以自主阅读了,现在有时还给视力不好的外婆读报。不过,她平时还是很喜欢看图画书和有漂亮插图的故事书,对那些很棒的,但插图少的儿童文学书,如果外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相对排斥一些。这应该是孩子的天性吧。所以我给孩子预备了很多精彩的儿童文学故事书,就放在她可以很容易拿到的书架上,和那些绘本放在一起,但是并没有push她去看,我可不想拔苗助长,还是顺其自然吧。而且多读读那些精美的绘本也是一种享受呀。
其实,图画书是孩子顺利迈向纯文字阅读的桥梁。“亲近母语”经典诵读的主持人、扬州市东关小学的语文老师余耀老师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由图画书爱上阅读》,真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和父亲。这本书中介绍了很多精彩的绘本,还有老师和学生们一起上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介绍。
还有,说到绘本,又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记得以前有妈妈希望我推荐讲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辅导书,因为孩子不会写作文。我觉得,其实,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平时看的图画书就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果孩子们都按照专家编写的几本“提高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的书”去练习,结果会不会大家都变得一样了,文章的自然和清新会不会被八股取代呢?另外,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只关注孩子早识字、多识字、多了解各种知识,会不会因而忽略了孩子看图画书、读图,忽略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注意了IQ,而忽略了EQ?早教到底应该关注什么呢?
绘本的好处,想起来真是很多,如果我们能像新加坡那样每个社区的购物中心里,都有一个很棒的图书馆就好了。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在那里享受他们的图画书,回家的时候还可以很方便地借回去,我们做家长的多省心、省力呀。还不用花钱。
现在,我们已经迁居到浦东好几年了,一些好绘本也已经可以在附近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室里看到了,虽然不容易借到,毕竟数量还是太少了。周末女儿下了舞蹈课,我们会在那里呆上一阵子,没有座位了,孩子们就坐在地上,女儿很喜欢,每次都是一幅好开心的样子……
不过,其实,很多精彩的绘本是值得永久珍藏的,而且里面会有着孩子儿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