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旺镇,东汽中学。

下面,是人民画报记者陈建目睹的救援现场:
5月15日上午,小雨,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
我相信,这里,魔鬼一定来过。
五层的教学楼只有两侧的楼板依靠救援的缆绳站立着。中间的水泥楼板东倒西歪地交错着,在交错的缝隙中,孩子们小小的身躯蜷缩着,很多,都已经冰凉。在二三楼之间的楼道里,半倚着一个穿红白相间运动服的女生。她是杨柳,东汽中学高二的女学生,她的双腿,被一根水泥柱重重地压着,她的身边还有一具同学的遗体也被紧紧地压着,不能移动。
60多个小时。我无法想象,在5月12日那个大雨滂沱漆黑冰冷晚上,她是怎样度过的。但我相信,她心中一定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她不时地向与她咫尺天涯的人们虚弱地挥手,告诉他们,她还活着,她要活着。
倒塌的教学楼前,是一条刺目的黄色的警戒线。警戒线的前面,是一条五米宽的小河,河的对岸,是黑压压的人群,杨柳的爸爸妈妈就在人群里,他们没哭,只是静默着,一直望着女儿的方向。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现场指挥告诉我,现在只有两个方案,一是给杨柳罩上一个笼子,防止在吊起那根压在她腿上的水泥柱时再次引发的坍塌危及杨柳的生命,但让他们更担心的是,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废墟里其他幸存的孩子失去生命;另一个方案是——截肢,把这个孩子的双腿留给这片废墟。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救援人群中有一些小小的骚动。紧急救护的医护人员围成一个小小的圈,我冲过去,看见的是医生眼中的泪,还有一把缠着纱布的钢锯。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这也是孩子自己的决定。
……
5月20日,当我们站在这篇废墟前的时候,已经看不见被困的孩子,看不见心急如焚的家长,看不见救援人员,只有面前这片危楼——“好像吹口气就能把它吹倒”(陈建语)。
没有风,没有鸟叫声,也没有哭声喊声,更没有了当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嬉闹声。
一片死寂,甚至,是比死亡还深的寂静。
校门上挂着一只钟表,两旁写着“珍惜”二字。看了看表上的时间,竟然就是我们在那里的时刻,14时50多分。
时间还在继续,而那么多年少的生命已戛然而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