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焱自述惊悚的一天

(2010-04-06 10:07:09)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
 
     本文刊于最新一期体育画报,记者刘紫园。
 
 
     郭焱的一天和其他运动员没什么两样。
 
    早上7点,起床,洗漱吃饭,坐8点10分的班车赶往训练局的乒乓球馆。8点30分做准备活动,10点50分身体训练,11点30分坐班车回天坛公寓就餐。回宿舍后,她12点一刻左右开始洗澡,1点睡觉,2点45分起来粘板,3点15分发车进馆。
 
    下午的训练也如此:3点30分准备活动,3点50分打球,练到5点50分,6点钟坐班车回公寓。
 
    一般情况下,她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除了受伤时去乒乓球馆四楼队医的办公室做按摩,或是周末开着那辆很少使用的红色路虎回家。
 
    她承认自己有些喜新厌旧,衣服鞋子什么的,买来两三天就被闲置了。但她很奇怪,一个小小的乒乓球,竟能拴住自己20多年,“我不是个很有常性的人啊。”
 
     郭焱打球最大的愿望是让所有人都认识自己,她的参照物是张怡宁。但坚持这么多年,她明白这一切都只是奢望。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知足就好。
 
    但有一天,她被人知晓的愿望,在尴尬境遇里,突然成为现实。
 
• • • •
 
     3月18日这天有些特别。早晨,郭焱就和队友姚彦、范瑛来到北京市培新街一家小宾馆。“2010 年全国乒超联赛运动员公开流动会议”将在此地举行。
 
    在门口,她邂逅了不少俱乐部老板,中心领导,他们大部分的表态是,“怎么样啊,有下家了吗?”
 
    郭焱想起挂牌前两天,北京队主教练张雷和自己的一次谈话。
 
    “根据规定,我们只能留一个特级运动员,北京队今年必须出来一个人,”张雷小心地试探着她的反应,“今年确实有一些困难,经济不景气,一个老将带着三个年轻队员会有很大压力,你也会很累。我们也希望你出去找一家更好的俱乐部。”
 
   在外漂泊了三年,郭焱很希望能留在北京,和父母在一起。但作为职业球员,她也明白:有的时候,市场和情谊之间真的无法做到兼顾。
 
    更何况,乒超这两年,她已经和山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她的肩部受了伤,俱乐部上下都细心呵护,在这个过程中,她和队友帖雅娜、范瑛等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点,从山西大土河俱乐部总经理白坚在大厅外的表态可以得到证实。
 
    “我们今天就是冲你来的!”白坚说。
  
    男运动员率先竞价。郭焱和几个女孩在外面说说笑笑。当看到男队员一万一万地叫时,郭焱甚至开玩笑说,“拍得太慢了吧。估计到女子也要做好漫长等待的准备。”
 
    等轮到她了,几乎没有准备,竞拍数就从80万、100万涨到700万,时间不过三五分钟。郭焱发觉自己步入一种“失聪”状态,她低着头,时而拽拽身旁的姚彦:“嘿,现在谁叫了?”但队友回答什么,她丝毫听不见。在现场,一场对她的争夺战正刺刀见红。由董事长贾廷亮、总经理白坚和主教练臧玉英组成的举牌组,和内蒙古银行俱乐部总经理刘伟展开了近乎肉搏的竞拍。
 
     到了1000万的时候,刘伟焦躁地打电话发短信,早已放弃竞拍的八一队主教练王涛干脆用手机为场外的朋友进行现场直播。当数字最终定格在1133万时,臧玉英几近虚脱,“都举了55 次了。”
 
    郭焱感觉很多人含义复杂地打量着自己,于是在签字画押后,她逃也似的离开竞拍现场,给父亲发了个短信。
 
    而一天后在国家队训练场,队友、教练也将“标王”、“千万富婆”等称号加诸在她的身上。尽管知道队友是开玩笑,但她还是无法平静下来。实际上,根据乒协制定的乒超薪酬标准(特级运动员年薪80万元-120万元,一级运动员年薪30元-60万元),她本赛季收入至多只有120万元。
 
    训练休息间隙,各种短信、电话又轮番袭来,有祝贺的,开玩笑的,还有警告她当心“标王综合征”的。
 
    郭焱将这理解为善意的提醒,因为除了当年501万的标王马琳,其他标王确实没有太好的表现。反而在联赛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并没有体现其中的价值。
 
    对此她并不否认,毕竟他们(山西大土河)是私营老板,“他们也承担了很多压力,组织一支队伍很困难”,但她也表示,“我不是商人,不是政客,不是教师,我就是个运动员,应该习惯这种压力。”
 
• • • •
 
    与职业战绩,联赛推动等宏观命题相比,郭焱更希望人们能简单地看待这次转会。相对来说,在比赛之余,驾车、听摇滚乐,跟人神侃;周末和朋友逛街唱歌;攒钱给爸妈买车买房,出资让他们旅游,是她更为看重的。
 
    当然,父母的唠叨也少不了,“什么时候找个人嫁了啊?”潜台词大概是:看看人家张怡宁。
 
    在去年事先张扬的婚礼中,张怡宁和她的豪门老公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当天,郭焱送了一对水晶鸳鸯。但婚姻大事,她不想跟风张怡宁,她打算认真投入一次。
 
    “运动员整天飞来飞去,每年集中训练只有一两次,还有规定不能轻易离队。我不想让人说,你们运动员怎么这样啊,”她感慨道。正因为如此,在宿舍里,她的行李箱永远摆放整齐。“只要接到比赛通知,半小时之内,保证把出国用的箱子整理好。”
 
    这个看起来大大咧咧、丢三落四的姑娘,偶尔也会被某种场景触动:隔着星巴克的落地窗,里面,三五成群的朋友,手捧马克杯,慵懒闲散地聊天;外面,她和队友不停拨弄手表,看看是否已临近归队的时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