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日那为什么这么红

(2009-12-23 09:50:31)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

本文刊于新世纪周刊,未删减

 

    2009年的这个冬天,一个姓冬的女子点起了一把火。网上遍布她的花边,大有“天下有刘翔处必有冬日那”的架势;她的提问句式被提炼成语录;她成了孙英杰婚礼的司仪,刘翔香港购物的神秘女友,有东北网友甚至用肉麻的词句,向她发出爱的讯息。

    一些同行也掺和了进来:

    11月,离刘翔的亚洲锦标赛决赛亮相还有10分钟,一则关于冬日那的专题片在主新闻中心反复播映。全片搜集了不同时期冬日那现场采访刘翔的大量图片,并配有冬日那的不少同期声(说的是雨战对刘翔的影响)。但在结尾部分,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编导们动用了部分网友的杰作:在这些恶搞的图片中,冬日那成了小龙女,侄儿杨过成了刘翔;冬日那演了夏琳,刘翔自然是陆涛……

     在这样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一个不是林志玲的平常女子红了,红得另人发紫,红得匪夷所思。

     尽管知名主持人韩乔生用唯美的笔调赞美过她,比如冬日娜在蒙古语是“美丽的东方”,具有东方古典美,比如长发飘飘,水蛇腰,酷爱赛马等。但以鉴于韩大嘴天下闻名的恶嘴,他的话是当不得真的。

    那么,是现在网友的审美标准出了错觉了吗?就像像巴黎人把小眼睛、大颧骨、塌鼻梁、满脸雀斑的吕燕捧为国际名模一样?但这是在中国啊。至少在我认识的央视那些女记者中,小眼睛,高颧骨的冬日那不算是出众的。

    有人提到她的出身论,比如蒙古郡王的女儿,某某领导人的孙女,或是前CCTV体育频道主任马国力的亲戚等等,但马上有知情人指出,她就是呼和浩特市一草根。本姓赵,其父在内蒙党校工作,其母亦是家庭妇女,下有妹妹。

    如果非要为她找某些合理的注脚,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娱乐精神,需要来自草根的偶像。

    另外一个就是,中央台实在太牛了!刘翔实在太火了!由于2002年便出道,加上跳高选手出身,她得以近距离(注意,不是零距离)见证这个超级偶像的成长过程。在刘翔备战奥运会特别是奥运会后对大部分媒体实行新闻封锁的情况下,冬日那的一些独家专访、贴身直击,无疑让人眼红得紧。加上刘翔至今单身,而她又是一个女记者,这无疑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娱乐元素。

     关于记者和明星的关系,我还想唠叨几句:由于运动队是一个封闭的群体,大部分无法与外界社会融合。那些最先接触运动会,进入运动员内心世界的,往往占据有利先机,被他们归入“自己人”一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翔会在奥运会前,冒着被总局点名批评的危险去参加中央台奥运频道的开播仪式,而在对他的监控几乎全天候的情况下,他也好会情愿将带饭,逛街甚至赛事活动交给她。

    这也算对自己人的一种长期投入的交代。

    但且慢,至少不应该是男女关系层面。冬日那正在为此事烦恼着,她觉得不能因为这个给刘翔添麻烦。

    这是冬日那的真诚,也是她典型蒙古人特征的一次凸显。在朋友和她的交往中,她能让人感觉这个圈子为数不多的温暖。我的朋友李岩刚出道时,托中央台一个朋友递话,希望能带一带他。第二天,他就和冬日那一起,坐在上海莘庄基地暖暖的草坪上,面前坐着搞怪的刘翔。

     我猜想,当年的刘翔,想必也是为她的这种温暖所俘获的吧。

     当然,她在报道方式上强烈的个人风格,也给了人们诟病的空间。

     比如刘翔在世锦赛夺冠时,她所说的4+4+1=9幸运数字,未免有些牵强之嫌。

     比如奥运会上,当看到刘翔退赛的那一刻,她梨花带雨的镜头,被人们认为不够客观。

     关于前一点,她并没有太多的争辩。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出境主持,赛后只有1分钟的规定时间,有点个性并不是坏事。难道,你能忍受那些长时间的唐僧式的感觉如何心情如何比赛如何的雷人句式吗?

    关于后一点,有人说,与某些主持人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相比,她更多的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在新闻间,当她看到孙海平痛哭流涕的镜头时,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保持克制。泪水如决提的洪水,无法止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