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体育画报,记者张玮
8月21日下午3点半,上海莘庄室内田径场,刘翔出现,开始做恢复训练。
长达2个小时的训练,刘翔的脸上始终挂满笑容,和队友嘻嘻哈哈。熟悉他的教练孙海平长吁一口气,在一旁向我嘀咕:“看来他自己也确实觉得脚后跟没什么异常反应,如果真的酸胀难忍,他的脸早就拉下来喽!”
就在前一天,上海体育场,刘翔与美国好手特拉梅尔同时撞线,最后成绩显示都是13秒15,这个成绩让刘翔兴奋地瘫倒在地,也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
“刘翔,你太牛X了!”一位看台上的男观众振臂高呼。
刘翔的这次复出,其实一直在受到外界的怀疑。
8月12日,作为上海主流媒体的《解放日报》在其体育版头条醒目位置率先披露“刘翔将确定出战上海黄金大奖赛”的消息,第二天上午的相当长时间内,各大网络居然都没敢放到体育频道的头条位置转载报道——实在太突然了,毫无征兆,前一天电视新闻里还说刘翔很可能无缘本次黄金大奖赛,怎么忽然又宣布出战?以至于这家媒体尽管是最正经的主流媒体,也一直以报道刘翔的新闻出名,但一时之间却依旧无人能判断消息究竟是真是假,与此同时,跑刘翔条线的各大媒体记者都开始通过手机和MSN焦急地相互打听消息来源。到了中午的时候,一些网站开始将这条消息放到了体育频道二条位置。直到下午4点,上海黄金大奖赛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刘翔将选择这场比赛作为自己的首战,随即,各大网络终于都把“刘翔即将复出”的消息放到了各自体育频道的头条位置。
惊喜之后,是质疑。
最大的质疑莫过于“刘翔是不是来救场”的?因为就在前一天,组委会遗憾地宣布“闪电侠”博尔特将爽约本次上海黄金大奖赛。人们最正常的逻辑就是:博尔特退出,刘翔出场,挽救票房。
事实却不是这样。出战上海黄金大奖赛,是刘翔师徒早就有的想法,只是时间上正好和博尔特退出有了巧合。其实按照最初的康复计划,刘翔的首战目标是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但由于手术时间的推后以及康复过程的谨慎态度,刘翔最终决定放弃柏林世锦赛。第二个目标就是上海黄金大奖赛。因为这项大赛有太多的理由成为刘翔复出的首战:第一,从康复时间上来说正好;第二,家乡作战,没有旅途奔波和时差困扰;第三,对手既保持国际水平,但竞争又不至于太激烈;第四,上海是刘翔的家乡,首战献给家乡父老,再合理不过……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刘翔的伤情恢复理想,比赛不会导致旧伤复发的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教练孙海平和刘翔的医疗团队的态度相当谨慎,反复检查和确认,最终再征询刘翔的意见——刘翔说:“没问题的!你们放心!”阔别赛场13个月,刘翔自己也真的很渴望那条跑道,那10个栏架。
“宣布复出后的那一个星期真的很难熬,我每天都生怕刘翔的伤势会出现反复。”赛后,孙海平回忆,“就算他站到起跑线的时候,我的心都在怦怦乱跳,直到他跨完最后一个栏架,我终于放心了,我知道一切都没问题了。”
……
对“救场”的质疑消散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刘翔成绩的猜测。
在此之前,一个刘翔队内测试成绩已被披露出来:13秒71。这个不痛不痒的成绩在事后看来成了给刘翔减压的神来之笔。尽管不少媒体强调当时测试的环境是“顶风”,刘翔的冲刺姿态是“终点减速”,但大家对刘翔全力以赴的成绩依然评估不高。“如果他比赛那天能跑出13秒50,我就觉得很满意了。”孙海平赛前说。
但我知道,以刘翔的性格,如果他只能跑13秒7,他绝不会选择复出参赛。
“当时我在热身时已经痛得不能走路了,但站到跑道上,听到四周观众在喊我的名字,我觉得我的血一下子沸腾了!我觉得这条腿不要了!再痛也要跑下来!”这句话,是刘翔当时对我说的话,是对2008年8月19日鸟巢退赛前那一刻自己心情的描述,“我后来想,如果不是第一枪有人抢跑,我肯定冲出去了,但结局肯定就是和柏林世锦赛的罗伯斯一样,惨叫一声,被人扶下场。”
这就是刘翔的性格,绝不认输。“你们去看看他的道次安排:左边特拉梅尔,右边约翰逊,届时发令枪一响,就算刘翔赛前准备‘压一压’,到时候也会拼命的!”在比赛前,我对所有来咨询我刘翔究竟会怎样表现的人说。我报出了我自己预测的成绩:13秒30左右——这个预测当时让不少人大吃一惊,但比赛的最终结果,让我和他们一样,全都大吃一惊。
同样大吃一惊的,还有刘翔的父母。
儿子出战黄金大奖赛,刘翔的父母没有选择去现场观看比赛,而是和许多亲戚朋友一起,在家中观看电视。“去了后怕小家伙会紧张。”刘学根说,“但说实话,我们也有点紧张……”
同时撞线,13秒15!这个成绩让刘家陷入了沸腾,亲戚朋友们已无暇顾及最终结果刘翔到底是冠军还是亚军,而是一拥出门,在门外燃放起了早就准备好的烟花爆竹。而刘学根的手机瞬间就被各方记者打爆。“喂?听不清!你再说大声点好吗?我们这里正在放鞭炮!谢谢,谢谢你们的祝贺!”
等转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刘学根的语气归为平静:“没想到,确实没想到他能跑出这个成绩,我和他妈妈都开心坏了。13个月,回过头来想想,小家伙真的不容易。这次比赛算是开了个好头,但也希望他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就轻飘飘了,后面的路还很长。”
……
确实,刘翔那一晚多少有点“轻飘飘”,因为他自己也想不出怎么会跑出这样一个成绩,“我被灵魂附体了”,他只能这样解释。
那一晚,刘翔最终没有回莘庄基地,而是选择在体育场旁边的运动员酒店住宿。一觉醒来,刘翔第一个动作是先去摸自己的动过手术的脚踝——除了正常的酸酸的感觉外,没什么异常反应。吃早饭的时候,刘翔对孙海平说:“师父,今天再让我比一场,也没问题!”
这一句话,也让孙海平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就在几周前,孙海平给刘翔做了一次内部测试,测试完,
刘翔就表示自己脚踝酸胀难忍,感觉非常不好——这一次的结果,直接导致刘翔9月参加郑州全国田径赛的行程取消,在此之前,他确实已有过把自己的首战复出放在郑州的念头。“现在看来,当时保险起见没让他去比赛,算是做对了。”孙海平事后回忆,“不过现在我的心还是有点忐忑,因为当时医生说从他手术到彻底恢,最长需要一年时间,但现在还差2个月。等今年12月的时候,还要给他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那样我才能放心。”
有了黄金大奖赛的上佳表现,孙海平心里也有了底,开始调整他给刘翔的训练计划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刘翔的起跑和前三栏训练。黄金大奖赛一战,刘翔后半程的超强爆发力再次显现无疑,但在起跑反应同为0.159秒的前提下,前三栏被特拉梅尔拉下距离之多也让人心惊。“确实是这样,因为想让他尽快养好伤,所以一直没做起跑练习。”孙海平解释,“起跑练习需要不断地用力去蹬起跑器,这是最让跟腱受力的一个动作。”不过现在,孙海平心里有点底了,他目前的计划是准备让刘翔一周做一次起跑联系。
调整训练计划之外,是调整比赛计划。
“运动员要提高关键不是闷头练,还是要以赛带练。”孙海平一直这么认为。在参加完上海黄金大奖赛之后,刘翔今年还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大赛事:10月份在山东举行的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11月份在广州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12月份在香港举行的东亚运动会。不过,孙海平和刘翔的目光已经放到了明年。目前明年确定下来要参加的赛事已经有两项: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和即将在明年粉墨登场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的几场。
一张逐渐开始丰富的赛程表,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刘翔,正在返回男子110米栏的最高竞技舞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