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泳版佟大为,刘翔,

(2009-04-08 11:01:54)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

 游泳版佟大为,刘翔,游泳版佟大为,刘翔,游泳版佟大为,刘翔,

游泳版佟大为,刘翔,

北京小伙张琳被誉为游泳版佟大为,他不仅拥有一张精致的帅气的脸,而且性格腼腆,内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种人一般比较坚韧,对目标始终如一。
2008年去澳大利亚集训,张琳在哈克特的手下训练,结果有神奇的发现:原来他的训练能力,竟然与奥运冠军哈克特差不多。
在巨大的努力激励下,张琳一扫多哈亚运会的晦气,在训练积极性上突飞猛进。在国内选手能省则省的时候,他却认真地执行训练计划,一分钟也不耽搁,这种认真劲还被他带到了康复训练以及体能训练中。
北京奥运会400米自由泳道,他和韩国天才少年朴泰恒之间的竞争让人血脉膨胀。最终他仅以0秒58的微弱劣势告负,也大大增强了他的信心。北京奥运会后,他是国家游泳队第一批投入训练的队员,他的敬业态度也在全国冠军赛上得到了体现。率先进行的400米自由泳,张琳将自己的奥运会成绩再游了一遍,显示了很好的信心。接下来的200米自由泳上,张琳以1分45秒8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这也是本赛季世界排名第一的成绩。朴泰桓的亚洲纪录是1分44秒85。
由于朴泰恒缺席今年3月在日本举行的短池公开赛,也让张琳与朴泰桓之间的强强对决延迟到了今年7月下旬开赛的罗马游泳世锦赛上。
这次比赛,也是张琳取代受伤的吴鹏成为一哥的重要标志。与刘翔调尽人的胃口不同,张琳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和师傅陈映红实现着自己的梦想。那是另外一个梦想,中国游泳男子等待了一辈子的梦想。
今年七月,诞生一个水中刘翔,你不要惊讶。

 

水中刘翔

亚洲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上的奋斗,既是他们顽强改变人种偏见乃至歧视的历史;这些奋斗背后,还能看到亚洲独有式的父母、师友和人生。

多哈,2006年亚运会,张琳像等待宣判的囚犯一样走到电视摄像机镜头前,眼神中充满着迷茫,沮丧,甚至绝望,“他的腿太厉害了,我实在没有办法。”他指的是韩国人朴泰恒。400米自由泳决赛负于这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韩国人之后,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他几乎是从头到尾都在喝韩国人的“洗脚水”。

2008年奥运会,北京,同样是400米自由泳决赛,他没有再喝洗脚水,但依然没有拼过这个韩国小弟。他说:“如果我早看到朴泰桓在前面,我会更早发力,最后的结果还不一定会怎么样呢。”

站在亚军的领奖台上,创造中国男子游泳奥运会历史上最佳战绩的他,除了低头抚摸了一下银牌外,表情很复杂,始终没有露出开心的笑容。同样心情复杂的还有他的教练陈映红。她以前最大的杰作是第一批队员晁娜,摘得1996年奥运会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那次比赛,无缘金牌是陈映红最大的心结。现在,依旧是块奥运银牌。她的第二任弟子,和奥运会冠军只有0秒58的差距!

……

8月10日决赛后,从水立方到奥运村,张琳一直寡言少语,落落寡欢。在路上,进村前特意把头发染成了栗红色的陈映红一直在给他讲一些人生的大道路,比如要看到自己的进步,要学会享受奋斗的过程。“你还年轻,只有21岁!”后面这句话,让张琳的心情重新变得畅快起来。他开始主动和人交流,并在晚上更新了自己的博客。

在博客中,他只字未提那遗憾的0秒58,那可能是他到目前为止最大的遗憾。

奥运会亚军领奖台上,张琳努力向观众抿了抿嘴巴,算是微笑,但这个即使在父母面前都显得内向的男孩,嘴角始终没有向上扬起。因为正对面的大屏幕上,还在不断回放着400米自由泳最后50米的慢镜头:张琳从第6位,不可思议地超越了四名选手,触壁后,浮出水面的他看着成绩显示牌,没有显现出一丝兴奋。尽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站在奥运会男子游泳比赛的领奖台上,尽管这枚银牌的价值不输于其他金牌,但张琳还是心存遗憾。

如果不是排在第6泳道,视线被位于第4道的美国选手拉·詹森挡住,看不到第3道已经冲在前面的朴泰桓,他本可以早点发力冲刺,和朴泰桓硬碰硬,缩短这不到一米距离的遗憾。运气好的话,还有希望把这银牌的颜色变成金色。

  最终,韩国人以3分41秒86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了9日晚张琳刚刚改写的3分43秒32的亚洲纪录;张琳的亚军成绩是3分42秒44,美国选手拉·詹森以3分42秒78获得铜牌。前三名的成绩都超过了四年前,大脚索普的奥运夺冠纪录!

  对于中国男子游泳选手来说,在奥运会上的最好表现是第四名,上海选手蒋丞稷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50米自由泳和100米蝶泳都是第四名。

从喝“洗脚水”到0秒58的小小差距,从甘拜下风到不服气,张琳长大了,视角也变得更加宽广。

……

这一切都要源于,张琳去年底和今年两次前往游泳强国澳大利亚、从师名帅丹尼斯训练,那之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张琳指出:“我的成绩来自于我的教练陈映红、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和全体中国游泳队的努力。”

2000年时,陈映红到北京队挑队员,重点是1987、1988年龄段的。在20多个孩子里,张琳并不突出。“从水感、体质、能力等方面看来并不突出。”但是不到半年,张琳就把别人甩在了后面。张琳的家在海淀,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很困难,因此,张琳训练特别刻苦,他父母对他的管教也非常严格。”

2005年世锦赛上,张琳在男子200米自由泳上打破了亚洲纪录,这是陈映红事先没有想到的。一开始她认为张琳进半决赛都困难,没有想到他非常争气,“尤其是日本选手就在他身边游,我告诉张琳,把日本选手给‘剁’了,你就成功了!”

陈映红给张琳的定位首先是冲出亚洲。具体就是要在自由泳项目上全面超越日本选手。但很快,他们发现,韩国人朴泰恒,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对手。张琳三次负于对手,屈居亚军。

“2005年以前,韩国人胜过他。老是这口气出不来。”父亲张仲泉承认,“他是个要强的孩子。”早在2003年游泳世锦赛时,作为年轻队员,张琳只是跟着国家队出去见见世面。在队内进行接力项目测试时,他主动要求下水与正式队员较量一番。“别人能行,我也能行。”

在陈映红看来,张琳属于非常听话的孩子。“跟他说什么,这个孩子不会反抗,都会点头,但是这样的缺点是做事比较被动。”陈映红表示,“他虽然拿到了全国冠军,但年纪比他小3岁的朴泰桓很刺激他,他觉得好像差距越来越大,看不到希望了,有些迷茫。”那段时间,张琳一直练得不起劲,

多哈亚运会上,200米,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三个项目中,张琳越比越没有信心,全面输给朴泰桓,张琳和中国游泳中心都意识到对手进步得太迅速,他们再不加力追赶就不行了。

……

2007年3月世锦赛,张琳再次受“刺激”。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朴泰桓终结了13年来,澳大利亚选手格兰特·哈克特的统治,为韩国赢得首枚世锦赛游泳金牌。韩国政府以及朴泰桓的赞助商联合拨专款培养“独苗”朴泰桓,他因此得以长期在美国、澳大利亚受训,投师名教头。

张琳坐不住了,在和陈映红、北京队以及国家队教练组等多次交流后,他明确了出国训练的愿望。去哪里?队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锁定去澳洲,以寻“破茧成蝶”。2007年11月4日,经过多方努力,张琳和教练陈映红飞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进行为期八周的“魔鬼”训练。从小就在国内训练的张琳,一开始不能完全适应奥运冠军哈克特前教练的风格,经常被训斥。

“首先是那里的训练环境非常不同,在中国,国家队什么都有人帮着做,队员容易形成很强的依赖性。在澳洲,我们要自己洗衣做饭,大事小情都要自己处理,这对他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在澳洲,很多队员是交钱学游泳,因此训练特别刻苦认真、分秒必争,那种气氛对张琳也有很大感染。” 陈映红说。

澳洲的训练条件比不上国内先进,甚至可以用“艰苦”形容。“早晨训练,一个池子里最多有70个人,各个项目都有,铁人三项之类的,交钱训练都很积极,没有说偷懒的”。 虽然条件艰苦,但张琳在对待每堂课时非常积极,“平时在国内,同样的计划我们可能要三个小时完成,在那儿两个小时都可以完成,上厕所可能都跑着去,很紧凑,确实在那儿的训练没有在中国这么辛苦,很开心,每天练完大家都很开心。我们刚开始从不会切菜,不会摘菜,不会炒菜,到最后都学会,所以到最后非常好”。

陈映红在澳洲作为丹尼斯的助理教练,全程了解了外国教练的训练思路和理念,也在精神上给张琳很大的支持。八年情如母子的感情,就连张琳平时训练结束后上岸,陈映红都能把他的脉搏说得一点不差。“我跟她妈一样,什么事都管,就跟带儿子一样,这个孩子对我非常依赖。”陈映红如是说。

  陈映红认为,张琳成绩的进步反映了他训练能力的提高,正是丹尼斯给他打下的基础。欧美选手都具有非常强的连续作战能力,这与他们的训练方法有关。他们训练量不是特别大,每天也就7000米左右,但他们非常注重强度,完全从实战出发,而中国游泳在这方面有点保守,总怕队员承受不了。

澳洲特训归来后,张琳每参加一次比赛,成绩都引起轰动。于是,2008年5月至7月间,他再赴澳洲训练,还把丹尼斯请到了北京。

  状态低迷时,内向的张琳总在反思自己,到底行不行。经过澳洲“镀金”后,他认为自己不单单在训练和状态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收获自信心。他现在的信条是:“你行,你可以!奥运会上你有希望!”

  张琳的状态转变,就连他已经退役的同门师姐晁娜都感受到了。她说:“张琳的性格一直都是很内向,但现在的他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奥运金牌。虽然和朴泰桓相比,他实力稍微弱了一点,但只要有机会,他还能拼一拼。接下来的1500米自由泳,他还有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