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奥运:赵蕊蕊休息室眼睛翻白,冯坤当众洒泪

(2009-02-06 11:22:31)
标签:

体育

分类: 评论

    临近告别之际,精明的统帅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艺术来拉拢人心,比如郭晶晶的脖子上,就挂着领队周继红送的纯金的印有北京奥运标志的跳舞小人项坠(当然,其他跳水队选手也人手一份);比如中国女排选手,都获得了主教练陈忠和送的印有自己的名字的纯金“鸟巢”。
    在一些经典的电影镜头中,后面肯定意味着煽情的情景:当事人接到礼物的霎那,有晶莹的泪光闪动,而教练则轻拍香肩,用带有闽南口音的低声软语叮嘱。一种士为知己者死将相和的图景得以呈现。

    这种方式最近被陈忠和经常在公众场合套用。在女排联赛考察期间,据说他常常手抚队员的手,宣告:国家队见!肯定就让那个新秀美眉心花怒放手之舞之蹈之。
    但这种套路用多了,用滥了,我就有些警惕这种情绪。因为他使用这招的时候,正处于自己能否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关键期。
    果然,在进行完述职之后,陈忠和说出了自己的心思:我比较担心领导和球员不信任,那样我就失去了干事业的基础。
    话题的注脚不言自明:领导才是重中之重,具体而言,就是以他和李全强、徐利三人组成的铁三角,队委会。
    那么,那些追随他为他带来莫大荣誉的开疆拓土的球员呢?
    我还是先从可以延伸出很多名字的巨大的病例单开始说起吧。
    比如赵蕊蕊和冯坤。
    北京奥运会观看比赛时,前女排国手张萍写了张纸条递给杨玛俐:冯坤哭了。比赛失利后,张萍又对将信将疑的杨玛俐说:杨老师,冯坤真哭了!
    是的,好强的冯坤已经感觉到回天乏术,只能在主场委屈地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实际上,她的膝伤,在雅典运会结束之后愈发严重,为2008年东道主夺金战略考虑,队内采取保守治疗。但在2006年世锦赛失利之后,冯坤的腿伤已经无法坚持,才于2007年初飞赴美国手术——知情人士说,如果2004年就进行手术,等于多出了两年的恢复调整时间。
    另一员大将赵蕊蕊的遭遇更为悲惨。2004年3月26日小腿骨折,并没有让她逃离掉奥运会的任务,在雅典留下悲情3分钟后,她和冯坤黯然赴美接受手术。
    按说对这种身体,陈忠和会跟她们说:孩子,放弃吧。国家需要你们,但更需要你们健康的身体。但没有!2006年世锦赛的失利,陈忠和压力变大,他对冯坤和赵蕊蕊的“通牒”是:2008年1月1日之前必须归队训练。换言之,过期不候。
    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重新培养一个得力的副攻,需要4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而赵蕊蕊,则是二十年才遇到一个,他怎么能轻易放弃?
    接下来的结局有些伤感。北京奥运会前赵蕊蕊出现反应,左腿始终发不出力。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前一段比赛过于密集所致。但随着奥运日益临近,症状始终未见缓解。后经过诊断,赵蕊蕊的膝盖出现了伤病。奥运期间,赵蕊蕊的状态明显不如之前的热身赛,还被打了两次封闭。
  来自陈忠和的解释是,“当初赵蕊蕊提出自己左腿发软而且很疼后,队里非常重视,还请专家来进行了会诊。从奥运会当时的情况来看,不是特别严重,打了封闭后,还是可以坚持比赛的。”
    爱将遭遇尚且如此,对于其他的队员呢?主力队员冯坤和张萍的膝盖都已经严重积水,自由人张娜的颈椎也很严重,周苏红、宋妮娜、刘亚男都先后受到了伤病的光顾。资料统计,中国女排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队中受伤最多的队伍。
   伤病如传染的疟疾,据说现存队伍中的唯一主二传魏秋月,目前的腰伤也非常严重。
    在新浪等网页,冯坤赵蕊蕊周苏红等同学的故事被当作励志读本存放着,等待网友点开。赵蕊蕊的父亲就对我的朋友文涛说,“比赛下来以后,她在休息室已经难受得眼睛翻白了。蕊蕊在奥运会上的确没有表现出最好的水平,但她拼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我怀疑,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女排精神,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用六次手术,无数的碎骨来换取所谓的铜牌成绩,赵蕊蕊是否真的如媒体所说的心甘情愿?毕竟,她可是一个花一样的姑娘,她才28岁啊。
    但陈忠和似乎不希望改变,在新的奥运周期,他如此阐述述职报告内容:
    过去八年,我们常说我们一根蜡烛两头点,在总共发出的能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一半的燃烧时间,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发出双倍的光和热。干事业的人就是要这样一个精神。
    女排精神,被他巧妙地演绎成了“一根蜡烛两头点的精神”。我注意到他的执教纲领中,有一条和当年的27年军规同样重要的位置:加强医务监督。
    这话让我听着有些打冷战,我仿佛看到又有几个花季少女,在日复一日的大运动量的拉链、魔鬼训练中倒下。
    但愿只是我杞人忧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