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球星韦晴光征战日本血泪史:男福原爱

(2009-02-06 08:23:06)
标签:

体育

分类: 连载

    石小娟闲来无事,突发奇想,要培养个“乒乓天才少年”,与天才少女福原爱齐齐名。她将目标锁定为了儿子嘉嘉。且看她是如何打磨的,她会成功吗?

揭秘球星韦晴光征战日本血泪史:男福原爱

 

2,乒乓小子

  我家小儿要上小学了,当妈妈的闲来无事,突发奇想,要培养个“乒乓天才少年”,与天才少女福原爱齐齐名。

    于是让儿子从基本手法开始练起,雄心勃勃地,满以为日本的小学生乒乓球水平,不会高到何处,让儿子跟他老爸老妈学几招,肯定足够对付他们的了。

  母子俩一板一眼地练了快半年,就到了全日本选手权县预选的时候。要报名了,该给这个教练一名、队员一名的队起个名才行。教练自作主张,就叫它“乒乓小子”吧。“乒乓小子”顺利通过了县预选,但对队名十分不满,很生气地问:“为什么叫‘乒乓小子’?应该叫‘红色力量’!”教练只好答应他,不就是个队名吗,我们明年改叫这个莫明其妙的“红色力量”好了。

  “乒乓小子”来到全国比赛场地,顿时傻了眼:众多的乒乓小子、小姑娘们挤在有限的球台前练得热火朝天,其中有些特别出众的,无论基本动作,还是综合技术,都让人难以相信他们仅仅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日本没有中国那样的国营业余体校,孩子们加入各个私人组织的俱乐部,由家长自掏腰包,支付指导、用具、服装以及外出比赛的一切费用。也有不少象我们这样的乒乓爸爸乒乓妈妈,自己教自己的后代。

    有些要求严格的俱乐部,每天练四、五个钟头,学校放假时,就全天训练,一点也不输给中国的业余体校。加上这几年来,不少俱乐部里,都有优秀的中国乒乓球选手当教练、当陪练,日本的少年儿童乒乓球水平,与中国、韩国不相上下。

    体育馆的观众席,让小选手们的热心爸爸、热心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们满满地占领了,连行走都变得困难。妈妈教练这才醒悟,半年前的想法,完全是井底青蛙妈妈的白日梦而已。果然,第二天的正式比赛,第一场一眨眼的功夫,“乒乓小子”就0:3哭着被淘汰出局了!剩下来长长的时间,青蛙妈妈只好用来观摩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准备回去后脚踏实地地从头干起。

转眼一年,又到了全日本乒乓球选手权小学生部比赛的时候。“乒乓小子”忘了把名字改成“红色力量”,小子他妈也就装糊涂蒙混过关。去年尝到了厉害的,今年就不敢存太多的痴心妄想,小组能出线就行。

仍旧是一张张很紧张、很拼命的小脸,仍旧是坐得满满的看台;赛场上是又叫又哭,看台上更是气氛热烈,尤其是乒乓妈妈们的尖锐呼叫,完全是旁若无人、发自内心,根本不会照顾到旁人的耳膜能否经受。

我不知道她们平常是否会斯文一点,反正这一年来,“乒乓小子”的妈妈是每天用这种高音来迫害小子选手和小子爸爸以及一切有关人员。“乒乓小子”经过一年的努力,成长了一点,预定目标小组出线终于达到,进入淘汰赛后又勉强再胜一场,最后还是被一名明显比他结实许多的东北小子打哭了。而做场外指导的妈妈,则被正正头顶的看台上,那位东北爸爸中气十足的呐喊震得头昏脑胀,出不得声。 

 “且着呢,回去再练吧!”另一个乒乓妈妈的话,好无奈好悲壮。

   人说是“虎无犬子”,但我家小儿既非虎亦非犬,他不过是个爱哭爱玩的小鸡,

每天在妈妈的强迫下,学一点“家传功夫”。趁着吼叫和强迫还能起作用时,多给他一点能够给他的东西。小子妈妈的一番苦心,等他长大,成虎成龙,或者只是普普通通、快快乐乐地生活着时,是否会理解得到呢?赛后,“乒乓小子”得准休息三天不用握拍,兴奋得不知所以;小子妈也趁机发点感慨、休整酸痛的腰腿。三天后,“乒乓小子”将从基本步伐开始,进行下一轮的训练。

 

    嘉嘉的爷爷和奶奶不会打球。

    但聪明的爷爷当时觉得,打好乒乓球,将来工作和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不用象大伯那样,高中一毕业,就得去农村插队落户。

    所以,爸爸也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开始学打球。

    爸爸左手握直拍,打过一下正胶,后来就改打反胶拉弧圈了。

    妈妈也是左撇子,而嘉嘉居然什么都用右手!

    刚开始打球时,爷爷带著爸爸四处求教和寻找对手。

    爷爷在世时常说的故事是,有一回,找到铁路局的一个小男孩比赛,开始时对方的家长态度很傲慢,结果晴光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哭鼻子,家长也马上改变了态度。他每回讲到此处,都会高兴地笑出声来。

    “哼,看不起我们,还以为他家的孩子很了不起呢。”对从小争气的小儿子充满了自豪。

    大爸爸7岁的大哥最爱讲的,则是再小一点的时候,厂里的小孩抢了晴光的东西,看见哭着回来的弟弟,大哥就去伸张正义。

    不料出手太重,把对方的眼睛都打坏了,弄得人家父母至今还咬牙切齿、耿耿于怀。

    他下乡插过队,又在桂林的宾馆工作多年,然后调回南宁的宾馆当副总纪理。见多识广,能说会道。桂林的日本游客多,他为此去进修日语,当过导游。回南宁后,多年不用,居然还能和嘉嘉用日语沟通。

    只要有他在,家里就热闹很多。

    爸爸的球越打越好,被选去广西队参加集训。

    同一批的集训队员中,有谢赛克、周宏、陈伟何等人,后来他们都先后入选过中国乒乓球队。这是一批水平很高、极有希望的苗子。

    他在集训队里刻苦练习,成绩也还不错,和另外几名队员互有胜负。但到决定去留,检查身体时,发现肝功能不正常,可能是练得太辛苦,身体出现的一时反应。队里决定把他退回南宁市队。

    爷爷不服,去找领导和教练,他们说,还是先回去,养好了身体后再说。

    回到家里,球也不敢练了。

    为了让爸爸补好身体,爷爷把家里不多的存款都取了出来。

    那时,买肉需要肉票,爷爷奶奶就到处去找关系求人,以弄到贵重的肉票。

    休息了近半年时间,恰逢广西体育运动学校筹备成立,乒乓球班开始招生,爸爸就成了那里的第一批学生。半天上课,半天训练,吃住都在体校里。

    虽然无法象省队那样正规地训练,但终于又可以拿起球拍打球了!

    为了防止肝病再发,奶奶常常骑上自行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坑坑洼洼的路,赶到西郊外的区体校,给爸爸送些鸡汤肉粥之类的食物。他们担心光靠学校的伙食,营养会跟不上。

    但爸爸却不以为然,常常吃了一点,就给别的同学吃。那时生活不象现在富裕,又好吃又有营养的美味,很快就让几个小家伙们全部吃光了。

    爸爸在和广西队的正式队员的比赛时,仍然不呈下风,可以战胜好几个同龄对手;爷爷仍在努力,一定要让爸爸进入省队。

    因为那一次体检的结果,广西队一直不答应。

    最后,在广西体校教练的一再推荐下,加上爷爷写下了亲笔保证书:如果爸爸的身体出现异常,后果自负!

    通过各方面的争取,爸爸在十四岁时,终于得进了省队。

    比起那次集训留下来的同龄队员,晚了三年,才开始接受乒乓球专门训练。

    体工队的门口,有几间小卖部,卖一些单调的日用杂品,店里有一排装着糖果的玻璃罐。

    爸爸把那一排糖从头到尾吃了一遍。

    爱吃肉、爱吃甜食的习惯,全由那一场肝病而起。

    从费尽周折进省队起,似乎就注定了爸爸要走的,是一条充满了曲折和磨炼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