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南海观音佛像右侧“玄奘西行”壁雕
以上16幅壁雕图片按序排列,拍摄于2019年5月21日
《玄奘西行》的主角玄奘,俗称唐僧。原姓陈,名祎。玄奘是他的法名。洛川缑氏一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一人。自幼聪明好学。后出家为僧。为了钻研佛经,他走访了各地的大寺庙和佛学大师,了解到佛教宗派多,佛经的译文和释义中互有矛盾的也很多。于是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决定去佛学发源地拜访名师和读原版经书。当时的唐朝政府禁止私人随便出国,玄奘偷渡出关,单人匹马踏上西行之路。到高昌国,玄奘受到高昌王接待,高昌王还给他配备了四名小僧和脚夫。一路上,他们经过了阿耆尼国、屈支国,翻过终年积雪的凌山、经玉素、飒秣建国,穿过铁门烽,经缚喝罗国、揭职国、越过大雪山,又经迦毕试国、滥波国、迦湿弥罗国、磔迦国、羯若鞠阁国、劫比罗伐率堵国、摩揭提国、摩揭陀等国,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了印度的那烂陀寺,参见印度的佛学泰斗戒贤法师,并拜他为师。玄奘在寺里学习了五年,并读完了寺里所藏的经书,成为印度闻名的佛教学者。贞观十九年一公元六四五年一玄奘回到了长安,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翻译佛经。他连续工作了十九年,译出佛经七十四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二月,玄奘圆寂于长安西明寺。
玄奘大师西行经过110个国家,前后往返共历十七年。玄奘俗名陈祎,唐代洛州(今河南洛阳)人,自幼跟着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10岁的时候,由于才华出众,被破格录入僧籍,正式出家。后又随二哥到各地学习佛法,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播。玄奘遍访佛教名师,有感于中国各派学说纷歧,决心前往天竺学习佛教。唐初朝廷明令禁止人民私自出关,决心西游的玄奘只得设法偷渡过去。玉门关外为莫贺延碛,八百多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寒风如刀”。孤身一人的玄奘只有靠白骨和驼粪当路标。在仅有的清水打翻后,他滴水未进,仍然坚持前行了四夜五天,誓不东归。所幸,玄奘昏迷醒来后在不远处发现水草,得以脱离险境。之后,玄奘以超人毅力翻越雪山,经过今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地,抵达印度那烂陀寺,留下了壮游取经的“神话”。
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富有文学价值,在玄奘西行的基础上吴承恩写出了西游记!有利于唐朝统治者重新认识了解西域地区,加强交流控制!间接促进中日,中韩等国佛学文化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