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时评 |
16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就近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行紧急通报,短短两天时间内四省五地连续发生5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造成19名中小学生溺亡。( 5月16日人民网)
短短两天的时间,就有19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十几个家庭由此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实在有些匪夷所思。悲剧已经酿成,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尽量抚平受伤人民心中伤害迫不及待,但反思和补救仍然不可或缺。
如此频繁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防范措施没有到位,家长的监护意识有待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没有落实。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岸边多一些警示牌,家长多一些监护,孩子们多一些安全教育,还会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悲剧吗?
如今,别说农村,就算在一些中小城市,河流等危险地带设置护栏或警示牌等基本的安全基础设施也是极度缺乏。面对畅通无阻的危险,年幼不懂事的未成年人又怎能远离灾难。要知道在未成年人安全这方面,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
作为家长来说,往往将自己的事业看得太重,或者因为生活压力终日忙碌,把孩子扔在在一边不管。一旦傍晚放学,或者周末放假,孩子就如脱了缰绳的牛羊,到处乱跑,而这又尤以农村突出。入夏以来,天气炎热,在没有家长的监管下,三五个好友一同约去河流游泳自然也就成了必然之举,发生悲剧也就在所难免。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普遍缺失的。有公开数据显示,安全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学生的第一位主要死因,每年约有近2万名大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中小学生因火灾、交通、溺水、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每年还有40至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近年的一项学术调查也显示,在我国未成年人中,仅有不到5%接受过安全自救方面的教育。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未成年人又怎能意识到前面就是危险,又怎能有效防范灾难的降临。
因此,笔者认为,要在加大投入、完善基本的安全教育设施和加强家长监管的同时,学校要切实把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抓,而不是光停留在嘴巴上。具体来讲,要将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能训练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未成年人防范危险,走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