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月薪成为生活“惶恐”与否的唯一指标

(2012-10-23 09:41: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近日,一份调查引发网友关注,调查内容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数据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1022日《华商报》)

当很多人还在失业边缘奔走的时候,当我们很多工薪人群拿着两三千元工资维持生活时,一份调查却显示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月薪9000元生活才不“惶恐”。有人觉得这些城市精英太矫情,也有人认为在高房价、高物价的今天,这是现实的比喻。其实,两种观点各有道理,我们不妨跳出“月薪9000元”看生活“惶恐”。

当前,国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的钱能“生钱”,穷人却很难挣到钱。与此同时,高房价、高物价是一道最现实的风景。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只要你是一个工薪阶层,需月薪9000元生活才不“惶恐”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甚至可以说,哪怕你的工资再高,也抵挡不住当前社会的肆意“剥夺”。

试想一下,都市中月薪9000元生活才不“惶恐”,而月薪低于这个数字的大有人在,而且是所占比例非常高。也就是说,当前生活中“惶恐”中的百姓非常多,即没有安全感、归属感,更甭提幸福感。

目前国内是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体制,国家强势、富有,社会职能丧失,百姓生活普遍偏低。工资福利都是国家或者企业老板说了算,工薪阶层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中间组织极度缺乏,工会和劳动保障机构也是徒有其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如此一来,在没有契约意识和协商意识的体制下,又怎么可能去奢求大部分群体不“惶恐”呢?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百姓在民主等方面方面的极度缺失,使得他们的满腔热情都聚集在了工资福利上。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现象,工资高的人群,其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就强;反之,则弱。倘若社会发展完善,百姓的目光就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工资福利上,会扩展到参政议政等社会功能方面。生活“惶恐”与否,自然也就不会只跟工资挂钩,而会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普遍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需月薪9000元生活才不“惶恐”,说都市精英矫情也罢,说是现实社会隐喻也行。但我们需要跳出月薪9000元看生活“惶恐”,从当前社会现实来看百姓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显然,只要我们的社会功能日趋完善,只要我们的社会发展步入快速轨道,需月薪ⅹⅹⅹ元生活才不“惶恐”就会成为一个伪命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