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都是班干部”,好事还是坏事?
(2011-12-24 08:23: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在四川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每个班都有这样五花八门的管理员,人人都是班干部,人人都有事做。全校2957人,这2957人都是班干部,老师和学生都很认可这种班干部制度。(12月23日《成都商报》)
当我们还在议论某个学校某个班级有多大比例的人数是班干部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为闹得沸沸扬扬的班干部是“汉奸”这一说法伤神的时候,突然曝出这么一个“个个都是班干部”的学校,让我们发现,原来班干部这边风景独好。
时下,在一些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班干部扎堆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广州越秀区一所小学三年级某班有52名学生,而班干部竟多达22名,其中不乏副劳动委员、副小组长之类的奇怪头衔,其中三分之二的班干部都是家长三番五次打招呼、送礼物、拉关系让安排的;黑龙江某学校一个班级50名学生竟有40多个班干部,除了正常的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甚至课代表都分正副,灯长、花长,官名繁多。看来,班干部扎堆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成为时下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个个都是班干部”也仅仅是班干部扎堆现象的冰山一角。
其实,说句大实话,班干部扎堆之所以风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大人带坏的。诸如“铁岭市被曝出9个副市长、20个政府副秘书长”、“福建省龙岩市政府办公室配备13位副秘书长”等等新闻事件应接不暇。试想,这社会上干部扎堆的现实如此,能不蔓延至学校吗?说“个个都是班干部”与其说是为了让人人有事做,倒不如是青睐那份小小的权利。
此外,时下的学生基本都是“独二代”,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人的宠爱于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愈加明显,哪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担任班干部,可以让孩子在很多方面得到锻炼,比如口才、管理、领导能力等等,其要求自然也就非常迫切。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增加班干部岗位,按照学校的说法来说:是根据形势的需求来安排的。
因此,笔者认为,班干部扎堆现象必须得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必须有效遏制和引导,如今,随着“个个都是班干部”兴起,从小就浸染在“官场环境”中,这对孩子们来说,无论是有多少冠冕堂皇地理由,都是有很多的负面效应,值得重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