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门”:玷污了宋庆龄,玷污了慈善
(2011-11-07 12:22: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近日,郑州市九如东路与龙湖外环南路交叉口,竖起一座穿旗袍、围披肩的女性雕像,该雕像高达24.15米,有8层楼高。有网友认为是宋庆龄,而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称雕像是“黄河女儿”。(11月6日《南方都市报》)
看了这座雕像,稍有点常识的人就知这座女性雕像就是宋庆龄,但是,河南宋基会的负责人非得要“指鹿为马”,将其说成是“黄河女儿”,倘若宋庆龄在世,定会将河南宋基会以侵犯肖像权告上法庭。明明就是宋庆龄雕像,为何偏偏成了河南宋基会口中的“黄河女儿”呢?河南宋基会是故意混淆视听,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其背后的居心非常值得探究。
曾记否,最近,河南宋基会陷入“善款放贷”、“善款投资”、“公益项目缩水”等质疑的漩涡中,先是“否认”进行回应,最后迫不得已再承认,相关部门也在公众的批评声音中开始调查,最后不了了之。如今,“雕像门”再次引发舆论热议,显然,面对栩栩如生、真真实实存在的雕像,否认自然不可能,那么,转移公众注意力,纠结于雕像名称自然成了河南宋基会的上上之策,殊不知,这种伎俩实在太低级,不仅轻易让公众识破,反而让自己更加难堪。
公众更关心的是,这个有“前科”的河南宋基会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一个如此庞大的雕像,这些钱究竟从何而来,有无动用善款,又有何目的?对于这些,河南宋基会显然是不肯“交代”清楚,更不想让公众知道。事实上,河南宋基会因为其善款放贷、投资,以及公益项目缩水等问题早就成了众矢之的,一个慈善机构,利用公众的善心,将募集而来的爱心款不用于慈善事业,而是用来投资,用来发财,居心可怕,也令捐赠者伤心。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库的排名,2010年末时,河南宋基会资产已近30亿元,这是继2008年15亿、2009年是21亿之后,在全国两千多家慈善基金会里勇夺“三连冠”。此外,河南宋基会2010年捐赠收入逾10亿元,全国第一,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将近两倍。可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南宋基会在公益支出的榜单上却名落孙山。面对这么一个慈善机构,面对这样的一个有着“渊源历史”的慈善机构,公众还能安心吗?
自称“一生和少年儿童联系在一起”的宋庆龄说过,“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一条规律。”显然,以其名字命名的慈善机构理应遵其爱的理念,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中国宋基会如是,河南宋基会也应该如此。但事实却是恰恰相反,仅仅是利用了其名字的影响力,利用了公众的爱心,将善款“私有化”,放贷、投资、赚钱无所不能。这样的举动显然是不允许的,也是公众无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