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等级式”班规挽救不了大学课堂
(2011-09-16 08:44: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上课坐前三排,一次加一颗星,积满4颗星星转成月亮,4个月亮之后变成太阳,两个太阳就可得90分的平时成绩。近日,在汉口学院2010级艺术设计的一节公共选修课上,教师江海泉实行自创的“QQ等级式”班规,根据学生座位前后,当场画起了作为加平时成绩分的星星。(9月15日《武汉晨报》)
为了提高课堂前三排的“上座率”,这位江教师别出心裁地自创“QQ等级式”班规,以此来吸引学生都往前三排坐,并将其表现纳入平时成绩,真可谓是用心良苦,而且肯定也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课堂前三排爆满。但是,这种片面追求课堂“上座率”,特别是前三排上座率的方法值得商榷。
通过“QQ等级式”班规保证了课堂前三排的“上座率”,但前三排之后的“上座率”能保证吗?反正没抢到前三排的座位,也累积不了星星,那势必会让坐在后排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旷课、逃课自然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学生坐在课堂前三排并不代表表现就好,用“QQ等级式”班规来计算平时成绩并不科学。一方面,坐在课堂前三排的学生不一定就会认真听讲,看手机电影,玩手机游戏,看小说,聊天等等,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举动肯定会成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坐在课堂前三排之外的学生并不代表就表现不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也是大有人在的。因此,以单纯地坐没坐在前三排就认定平时成绩的办法太简单,而且不公平。
其实,时下,因为大学课堂质量的粗糙,一些教师将拿科研项目、“走穴”赚外快等等当成了主要工作,而将教学当成了副业。如此一来,大学课堂质量可见一般。一些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君不见,在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旷课已然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甚至衍生出专业的“校园代课族”。显然,要想将一些逃课的学生拉回课堂,将一些开小差的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QQ等级式”班规并不是解决之道,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主动想听课。
我在上大学时,最喜欢上的就是一门心理学课,尽管只有十来节课,但是教师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并让我们参与活动的形式,不仅很好地阐释了这门课程的知识,更让我们熟记于心,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开心的参与进去,就连我们班的“逃课大王”都保证每节课不缺席。后来在学期末评选“我最喜欢的课”时,心理学课程遥遥领先于其他课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