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8月10日,因租房合同到期,新希望小学办校用地被东升乡科技管理站收回,校舍全部拆除。这处800多名孩子的校舍,如今在即将开学之际只余下一地瓦砾。据了解,自6月中旬起,大兴、朝阳、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涉及近3万名学生(8月16日《新京报》)
我们一直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今,成千上万名的打工子弟即将失学,我们又该作何感想?作为政府部门来说,又怎能成为打工子弟学校关停的“幕后黑手”!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早已明确规定: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无论是公立学校招收打工子弟,还是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等方面,都做了很详细的规定,但事实上,打工子弟若想进入公立学校读书,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打工子弟学校本身就生存非常困难,如今更是雪上加霜,遭遇关停的噩运。以至于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打工子弟上学难的问题大声疾呼。
政府部门是主管教育的职能部门,也是推行教育、发展教育的有力执行者。无论是教育的发展、规划,还是投资,政府部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打工子弟有学上,而且能上好学,恐怕是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今,政府在打工子弟上学这方面的工作本身就做的不够,如今更是一棒子打死,不知道于心何忍!
从打工子弟学校被关停的原因来看,几乎大同小异,都是安全存在隐患。其实,就算校舍真的存在安全隐患,作为政府部门来说,也不能仅仅关停就了事,而应该帮助其消除隐患,进而成为合格达标的学校,这才是本着对教育负责、对孩子负责的态度。何况,在现在公办学校学生拥挤的情况下,一些打工学校的存在也是必须的,随意遣散也是不明智、不负责任的做法。也许因为学校关门了,学校的安全隐患消除了,但给在这打工子弟上学的成千上万名打工子弟来说,带来的困扰和影响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