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醋会长”被辞职难解“勾兑门”之难

(2011-08-13 07:59: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曾称,目前市场上的陈醋95%经过勾兑并放添加剂。山西醋协表示已责令王建忠辞去副会长之职,并对其“严重不负责任的言论表示强烈的谴责”。王建忠向媒体解释说,山西95%以上的醋确有添加苯甲酸钠,但这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 87日《京华时报》)

这位“醋会长”之所以在工作面前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是他真的说错了话,而是他说了不该说的话,说了令领导不高兴的话,接受辞职的命运,以及自己向公众解释道歉也是自然之举。

众所周知,“勾兑”是白酒酿造的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但如今,国人将“勾兑”的技术“发扬光大”,让其在食品领域大展身手。这不,连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山西陈醋原来也是“勾兑”的代表作之一。

因为有了“勾兑”,一些企业不仅仅可以摆脱经营困难,甚至可以轻松获取暴利;因为有了“勾兑”,一些企业可以加快生产速度,将正规醋企业挤出市场。这也是“勾兑”能够在食用醋企业长盛不衰的真实写照。

其实,不仅仅是食用醋,在食品领域,还有更多更多的“勾兑门”在上演,用这种不太为人知的方式毒害着公众的健康。比如肯德基曝出的豆浆“勾兑门”,、味千拉面的“勾兑汤料”,等等,令公众大长见识,终于明白“勾兑门”原来就是这么上演的,明白我们的身体健康原来就是这样被无良的商家糟蹋的。

因为“勾兑门”,我们可以不去肯德基喝豆浆,也可以不吃味千拉面,但醋作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深深陷入“勾兑门”,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倘若浮漂联想一下,那么百姓身边还有多少食品是有问题的?又有多少“勾兑门”需要曝光,在排队等候上演呢?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再到如今的“勾兑门”,人类俨然已经成为一只只实验的小白鼠,成为商家的免费试验品,成为各路问题食品争相体验的目标。这不知道是人类该悲哀,还是小白鼠该窃喜?

回头看看,那些问题食品是得到允许的,大都是制度、标准缺乏,法律缺失,监管缺位所致。具体到食醋“勾兑门”来说,2000年,我国出台的配制食醋国家标准规定,配制食醋必须是指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用冰醋酸、食品添加剂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醋,标准同时强调,企业在生产配制醋时不得使用工业冰醋酸。但因利益驱使,这一禁令并没有多少限制效果。而对于这一尴尬事实,相关部门给出的说法却是:“中国每年消费约330万吨的食用醋,大约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多而散的局面导致监管较为困难。”作为食品监管部门,其职能就是查处问题食品,保障食品健康,可如今,动辄就向公众摆困难,不知道是真的不想困难,还是好“以罚代管”,给自己创收?

问题食品被曝光,往往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中被追责的尽管开了个好头,但是真正能够因此被处罚的企业负责人也是少之又少,要究查职能部门的失职渎职行为就更少了,这也是问题食品频频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改变问题食品堪忧的现实状况,完善相关食品制度和标准是根本,引入重罚机制是关键,让企业负责人与食品监管部门再也不能消极对待。只是从“醋会长”被辞职的事件中,我们又多了一分担忧,在食品安全方面,有太多的利益纠葛,也有太多的权力渗透,食品要想真正安全,恐怕还任重而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