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会信息发布平台上线是一个进步

(2011-08-02 19:54: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7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首次公布数十万笔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平台一上线就受到网友关注,并引发五大质疑。(8月1日《京华时报》)

  在闹得沸沸腾腾的“郭美美事件”之后,饱受争议的中国红十字会促成了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的上线,与善款的公开与透明终于来了一个“亲密接触”。尽管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数据出现误差、时间不准确等等,但无可非议,这就是一个进步。

  中国慈善事业之所以缓慢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没有公信力。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国官方最大的慈善机构,成为“不信任”的代表。公众献爱心,一般都会绕过中国红十字会,要么自己亲自将善款送给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去年年初,有着“中国首善”之称大的企业家陈光标,将4316万元的现金和支票装入8万个红包,在春节前送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等地区的特困户手中。

  其实,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在内的官方慈善机构,一直以来,很少向社会公开捐赠信息。尽管民政部2009年下发的《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捐助信息公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慈善组织对社会捐赠款物的接收和管理情况、社会捐赠款物的拨付使用情况、向捐赠人反馈信息情况都要向公众披露,但是慈善组织怎样去公开信息、不公开要承担什么责任等,却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由此导致一些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非常随意,不公开自然也就成了一条潜规则,引发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不信任和不支持。《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社会公众表示对当前我国慈善信息公开情况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的上线,不仅仅是一个进步,更有一个导向标的意义,将会对整个中国慈善事业的公开与透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针对网友的五大质疑,比如捐赠数据出现误差、捐款时间早于地震、善款使用情况过简、督查为何需要583万、搜索最多显示百条等,中国红十字会也挑着进行了回应,也许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坊间的质疑对于中国红十字会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这种监督自然会令他们逐步改善,直至公众满意为止。

  但是,要想让中国慈善事业走向公开与透明,让中国红十字会重拾公信力,仅仅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尚且不够,还需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作为政府部门来说,首先得进一步规范慈善机构的捐赠信息的公开透明制度,完善信息公开的组织与处罚细则,让公开透明成为一种必须腰围之的行为。慈善机构也要多些社会责任,主动将公开信息当作一种日常工作,并坚持下去,确保用不懈的行动一步步挽回公众的信任。

  不管怎样,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信息发布平台是一个进步,是中国慈善事业走向公开透明的开始,我们愿意看到这样的开始,也盼望中国慈善事业能够早日得到快速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