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偿使用让“公车私用”披上合法的外衣

(2011-02-24 09:13: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 222日在参加“两会”分组讨论时,主动谈起广州公车监管措施。未来,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223日《广州日报》)

时下,“公车私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学校、商场、酒店、景区等场所几乎都能发现公车的身影,为此,各地均出台措施治理“公车私用”,诸如贴标志、发放车补等等方式成为最普遍的做法。但是其效果都是有限,“公车私用”的现象仍然非常猖狂。广州拟开放公车私用,对非公务用车采取有偿使用措施,尽管出发点不错,但恐将会让“公车私用”现象更加猖狂。

一直以来,“公车私用”都是禁止的行为,倘若对非公务用车采取有偿使用措施,其意就是认可“公车私用”这种行为,给“公车私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势必会让“公车私用”更加为所欲为,一旦碰到百姓投诉或者媒体等舆论的监督,“我们是有偿使用”的理由也可以将一切质疑拒之门外,更可以成为少数部门回应舆论的一种不二法宝。要知道,在政府部门,公车、私用本就难以区分,有了“有偿使用”这层外衣,只会让公车与私用更加混淆,更加难以捉摸。

其实,有偿使用的费用支出也是一个问题。个人出钱似乎是不太现实的,那么单位支出也仅仅是“左手换右手”。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公车私用”的有偿使用也仅仅是一种形势,没有任何实际的积极意义。

此外,有偿使用“公车私用”到底该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也是最值得关注的。倘若政府部门来监管,彼此都是政府部门,都是政府工作人员,这样的监管本身就是一片空白;倘若有百姓和媒体来监管,但公车、私用的界定权威在于政府部门,这同样会使得监管遁于无形。

因此,笔者认为,有偿使用只会让“公车私用”披上合法的外衣,让“公车私用”又多了一个理由和借口。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有效治理“公车私用”,只会让“公车私用”更加猖狂。其实,要想真正治理公车,将公车管理正规化、法制化才是根本。对于“公车私用”的现象绝不姑息,发现一起就司法问责一起,这其实也是国外公车管理的成功模式。只有重典伺候,公车才能回归本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