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叱诧球场;如今工作了,虽然威风不比当年,但是对足球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浏阳,就有这么一个群体,而且不在少数。每逢周末,都想邀上朋友去踢球,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那么一些差距,抱着个足球,真还不知道去哪里踢。有多少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足球,想要爱你真的好难。
在城区,本就只有几个足球场:一中、老浏师和体育中心,一中封闭谢绝入内,体育中心常年“锁将军”把门,浏师也常常拒绝进入。按理说,这些体育场,特别是体育中心,本就属于公共设施,其资金投入都来自于人民的纳税,作为市民来说,本就应该免费使用,可如今,却天天闲置在那里,显然有些不妥。
不知道体育中心花费了多少资金,但知道仅仅“客串”了一些活,大多的时候都是闲置,这种利用不但与资金投入不成正比,而且与当初施建的目的有不小的出入。
不可否认,一旦开放体育场地,涉及到维护、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一些资金的投入。但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只要认真,只要有心,这还是个问题吗?
时下,浏阳刚刚举办完全民运动会,比赛仅仅是一个方面,关键还在于引导全民运动,进而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可场地呢?特别是足球场地,就应该将闲置的场地合理加以利用。
其实,巴西等国的足球为什么会那么厉害,除了足球文化外,关键还在于他们有一种踢球的氛围。看看街头足球,从来就不需要为场地而发愁。而纵观我们,甭说街头踢球了,就算去一趟足球场也是难上加难。
另外,中国全面身体素质较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就浏阳来说,市民的身体素质状况其实也不容乐观,亚健康的人群逐渐在增多,其中不乏一些公务员群体。工作之余,锻炼身体显然也是应该予以提倡的。
因此,笔者呼吁,借助全民运动会这股春风,相关部门不妨行动起来,为全民运动创造条件,将那些闲置的场地合理利用起来,让市民健身运动不再遭遇“一地难求”的尴尬局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