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功财/湖南浏阳
新闻背景:有媒体报道说,首次土地违法问责可能夭折。对此,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审核确认工作,年内将严格问责。(本报10月25日19版)
今年以来,针对土地闲置严重的现象,国土部首次使用“15号令”对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先是将披露闲置土地名单从1457宗增至2815宗,后是约谈了部分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挂牌督办一批重大典型案例。但终究难以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惯例。9月启动问责已经爽约,年底的严格问责会否实现?恐怕还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全国政协常委李雅芳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指出:2001年至2007年间,土地违法只有1%的党政纪查处风险,0.1%的刑事责任追究风险。显然,正是因为对土地违法案件处罚轻,导致违规成本远远低于收益,促使土地违法案件呈现上升趋势。面对土地问责中的种种利益纠葛,国土部想真正在年底内对违法严重的地方政府进行问责估计有些悬。
另外,此次国土部的问责,仅仅规定对所辖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的警戒线,但后果严重的进行问责,包括记大过、降级或撤职等。其问责办法及实施细则均是一个空白,仅仅称将和监察部、人社部联合起来问责。任何一项问责,如果离开了办法和实施细则,是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的。试想,这后果严重到怎么样才算严重?到底适用哪种问责方式?这些恐怕国土部心里也没谱。
如果说房价方面,国土部能为中国百姓做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严控土地供应,严控土地倒卖以及其他违法行为,想办法把土地价格降下来。可如今,国土部的问责居然一再拖延。可是,国土部能拖,高涨的房价能拖吗?
链接:http://szb.nxnet.cn/xxxb/20101026/index.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