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江商报】【珠江晚报】为何不能篡改成语

(2010-10-09 10:31: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陶功财(湖南 职员)

    广告词如篡改成语将进行处罚……7日,记者从江西省人大获悉,江西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将有新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正式公布征求民意。(10月8日人民网)

    消息一出,引来不少叫好之声。在一些人看来,广告词篡改成语不利于语言健康文明的发展,而且会误导青少年。对此,笔者不以为然。

    广告追求的就是创意,追求视觉冲击。“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被我们深深地记住。从广告的效应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其实,广告词篡改成语只是借助于传统成语文化的外壳,巧妙地运用谐音,成功地创造出另外一个富有创意的广告词。误导学生之说,未免有点牵强。中国的成语都是有典故的,每一个成语都有其确切的来历。学生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多数是从典故出发,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该成语。对此笔者深有感触,高考前拿着一本成语故事阅读,掌握了很多成语。没有证据表明,广告词篡改成语,给人们学习成语带来困惑。相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可能有助于学生们发散思维的培养,更好地掌握成语。

 

链接:http://news.cnxianzai.com/2010/10/293819.html

 

篡改成语其实可以

   笔者认为,广告词篡改成语其实并不是不可以。

   成语因其历史悠久、耳熟能详,在当今社会交际中享有极高的 “知名度”。广告追求的就是创意,追求视觉冲击。于是,“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被我们深深地记住。从广告的效应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其实,广告词篡改成语并非要“谋权夺政”,更不是要误导公众,它只是借助于传统成语文化的外壳,巧妙地运用谐音,成功地创造出另外一个富有创意的广告词。这其实于成语并无多大的影响。它不是文化阉割,和异体字、繁体字等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行为更不可相提并论。

   至于误导学生,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事。中国的成语都是有典故的,每一个成语都有其确切的来历。学生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必须要从典故出发,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该成语。而广告词篡改成语,并不会给学习成语带来困惑。比如,默默无蚊、一戴添娇等广告词语对学生来说,是不会和成语混为一谈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学习好成语。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广告词篡改成语,其实并没有必要 “一棍子打死”,理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它们,让它们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陶功财

 

链接: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36073&ud_date=2010-10-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