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珠江晚报】为何不能篡改成语
(2010-10-09 10:31: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陶功财(湖南 职员)
链接:http://news.cnxianzai.com/2010/10/293819.html
篡改成语其实可以
笔者认为,广告词篡改成语其实并不是不可以。
成语因其历史悠久、耳熟能详,在当今社会交际中享有极高的
“知名度”。广告追求的就是创意,追求视觉冲击。于是,“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被我们深深地记住。从广告的效应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其实,广告词篡改成语并非要“谋权夺政”,更不是要误导公众,它只是借助于传统成语文化的外壳,巧妙地运用谐音,成功地创造出另外一个富有创意的广告词。这其实于成语并无多大的影响。它不是文化阉割,和异体字、繁体字等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行为更不可相提并论。
至于误导学生,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事。中国的成语都是有典故的,每一个成语都有其确切的来历。学生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必须要从典故出发,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该成语。而广告词篡改成语,并不会给学习成语带来困惑。比如,默默无蚊、一戴添娇等广告词语对学生来说,是不会和成语混为一谈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学习好成语。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广告词篡改成语,其实并没有必要 “一棍子打死”,理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它们,让它们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陶功财
链接: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36073&ud_date=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