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入分配改革需突破“工人权利”瓶颈

(2010-09-01 19:00: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收入分配改革需突破“工人权利”瓶颈

 

湖南 陶功财

 

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阻力是什么?一说是既得利益群体,一说是城乡二元体制,也有人说是行业垄断。实际上,很大原因在于“发改委牵头、多部门参与”改革模式下,协调成本高,部门间利益较量复杂。(831日《中国经济周刊》)

近些年来,中国的社会现实是“富的愈富,穷的愈穷”。在联合国有完整的统计数据的150个国家中,基尼系数超过0.49的不超过10个,中国是其中的一个。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社会财富越集中。GDP居世界第二,基尼系数却与一些最不发达国家为伍,这样的结果显然有些不妥。

之所以会出项如此尴尬的结果,其实就是收入源于分配制度不公平,需要积极改革。其实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早就已经开始讨论,但迟迟不能落地,始终停留在讨论阶段。即收入分配改革遭遇到了阻力,特别是来自参与改革的部门。作为既得利益的部门,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收入越高越好。

从目前来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一部分人的手中,高收入群体也越来越集中;相反,低收入群体也越多越多。国家统计局在统计数据时,一些收入过低的群体并没有成为被统计的对象,而那些高收入的群体却被一个不落地统统统计入内,随便一拉直,平均数据就上去了。这种“被平均”的数据,在一些国家政策和规定的制定过程中还要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很多方面容易发生偏差和误导。特别是给一些低收入群体带增加了负担,比如那些灵活就业者,以及自交社保费的私企职工等,平均收入每“增长”一次,缴费费率也要随之提高几个百分点。

如今,要想进行收入分配改革,遭遇种种阻力和质疑也是理所当然,想要从既得利益者口中拔牙,让权利执行者将利益吐出来,显然是难上加难。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让收入分配改革顺利进行,需突破“工人权利”瓶颈,赋予工人博弈的权利。如今,虽然有工会,但是实际上名存实亡,有些企业的公会主席甚至由公司领导兼任,如此一来,本应为工人求利益的工会组织也实际发挥不了作用。工人们的权利自然也就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所谓的权利基本上停留在纸面上,工资老板说了算,待遇全凭雇主良心,工人们纵有不满,也只能隐忍不语。因此,收入分配改革需要增加工人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知情权。另外,政府部门也要从制度方便保障工人权利,确保收入分配改革顺利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