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责难余秋雨的可行性分析
广东 陶功财
昨天,针对《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日前在博客中“揭发”余秋雨向四川灾区“假捐款”一事,余秋雨委托九久读书人公司在其博客中发表声明称20万捐款将用于都江堰三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对于这一声明,萧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余秋雨出示不了相关部门的收据,以及所捐单位名称、地址等,就意味着假捐款。(6月11日《京华时报》)
众所周知的“捐款门”事件,即曾与余秋雨打过名誉官司的萧夏林引发,他在自己博文中炮轰余秋雨向四川灾区捐款20万元的说法不合事实,称“余秋雨及他所担任名誉董事长的某文化公司,实际捐款最多只有6万元”。
“捐款门”爆发至今,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双方都在大打“口水仗”,证据却迟迟拿不出来。这使得事情慢慢变得负责起来,很快就演变成一场“全民战争”,双方均在不痛不痒的边缘上“厮杀”。
其实,笔者认为,对于余秋雨“捐款门”,其实没有必要究其谁对谁错,更没必要在没有结论之前就妄自批评或者谩骂。
世界上没有空穴来风的事,如果没有一点影,谁能捕捉一点风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萧夏林“揭发”并不是瞎折腾,也不是故意中伤人,而是有些依据的。要不在“揭发”后,被“揭发”的余秋雨并没有强硬说“不”,拿出真凭实据,而是选择了避实就虚。
其实,作为知名的文人,大师级的人士,笔者相信余秋雨不会在乎这20万元的,问题是,肯定出现了一些状况,使其20万元仍然没有捐出去。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余秋雨一开始向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其实,他也不会想赖账的,事情的发展肯定出乎他的意料,也许是由于自己的失误或者原因,忘记了这20万还在自己的口袋中;也许是委托助手或者公司办,结果人家办事不利,20万元至今没有到位。但不管怎样,20万元捐款没有到位笔者相信是事实,但不可能是余秋雨本意所为。其实,这也不能怪余秋雨,更没有必要责问甚至谩骂他,错只在他委托的公司。
出了差错,本应认个错,说明事情原由便可,可余秋雨不这样做。这可以联系之前金文明先生以《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单挑余秋雨,指出其散文集中有130多处错误,而余秋雨却依然不肯在再版的时候,对这些错误进行修正。由此便可得知,要想让余秋雨认错那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认错不行,只有暗地里补救,自圆其说,于是便称是通过九久读书人公司捐款,由学校变成图书馆,其实也就是通过九久读书人公司来化解这个差错,其中曲折只有余秋雨他们自己知道。即将落成的都江堰新建学校及其图书馆,可能就是九久读书人公司捐建的,至于余秋雨的20万元,肯定没在预算之内。如今事情曝光了,九久读书人公司在余秋雨的“指示”下,声明图书馆乃余秋雨捐建。
笔者有理由相信,余秋雨估计也不会站出来说什么了,因为他会认为事实胜于雄辩,等图书馆落成时有他的大名便可以说明一切。不但解了自己失信一说,也堵住了责难他的人的嘴,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笔者认为,咱们也别再责难余秋雨了,姑且放他一马,静候他现在补捐20万的图书馆安静“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