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好爸爸陶功财
好爸爸陶功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33
  • 关注人气:5,5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青年报]旅游业需突破“门票经济”瓶颈

(2007-08-22 18:24:56)
标签:

时事评论

门票、涨价

分类: 时评
 旅游业需突破“门票经济”瓶颈

 

来源:上海青年报     日期:8月22日      作者:陶功财
  

   继峨眉山、武夷山等景区之后,已经三四年没有涨价的五台山决定从8月21日开始提价,这次提价主要是入山的“大门票”,从90元涨到168元,涨幅高达87%。(8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近年来,国内各景区都在忙着涨价,而且涨幅之大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在一片“涨”声中,刚刚获首批国家5A级牌匾的五台山景区也坐不住了,把景区的门票价格“狠狠”地提高一把。90元的门票眨眼之间就变成了168元,涨幅高达87%,令人咋舌。

   其实,早在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为了遏制各地景区门票轮番上涨,专门针对景区门票涨价发出通知,但是,很多景区仍然我行我素,不把发改委的通知放在眼里。今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出通知,对门票提价幅度做出了明确、具体的限制:“门票价格的调整幅度,50元以下的,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35%;50元至100元的,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30%;100元至200元的,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25%;200元以上的,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15%。”五台山景区原来的门票价格是90元,按照发改委的“限价令”,提价幅度不能超过30%。可如今87%的涨价幅度,不但超出了30%,而且高得有点离谱。

   这么高的提价幅度,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呢?其实说白了,关键还是旅游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一直以来,我国景区普遍实行分权化管理,国家只给政策、不给经费,靠门票收入自收自养。不仅如此,有些景区还将门票收入纳入地方财政、企业甚至上市公司的经营收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我国很多景区属于民营企业买断经营权,这类景区对价格、管理等有很大自主权。因此,门票收入已成为景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甚至有些景区的门票收入占到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很多景区的门票收入仅仅是辅助的,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与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

   我们不妨来看下杭州市在这方面的举措。从2002年开始,杭州市政府决定对西湖环湖南线景区、沿湖的孤山、俞园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随后,在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所属的六大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票入内游览。据有关部门统计结果表明,西湖免费开放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虽然门票免费致使游客的硬性支出降低,但通过购物、娱乐等弹性消费的增加,总的消费量不降反增。

   笔者认为,不妨借鉴下杭州市的做法,舍弃一条道走到“黑”的“门票经济”模式,在景区和景点的服务上多想点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