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商报]莫让国学成为“稀有资源”

(2007-08-21 15:49:56)
标签:

时事评论

国学、高学费

分类: 时评
 莫让国学成为“稀有资源”
 
来源:华商报     日期:8月21日      作者:陶功财
   
    国学,是中国传统学问之精华,近年来,在传统文化热与“办班热”的背景下,各式以国学为名义的培训班,也争先恐后,见怪不怪。据了解,2005年11月,北大“乾元国学教室”开班,每人每年学费等共2.4万元;2006年9月,复旦大学哲学系在上海开办国学班,每人每年学费等共3.8万元;1个月后,清华大学国学班也开到了上海,每人每年学费等共2.6万元。如今,武汉大学文学院也不甘落后,加入了“国学热”的浪潮中来。但是,国学班定位为招收“社会中坚”人群,将高学费作为学习的“高门槛”,使国学成为了“稀有资源”,让很多真正爱好国学的人望尘莫及。“国学热”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同时,“国学热”也催生各种各样的国学讲堂与国学培训班。这本无可指责,在市场经济下,收费教授国学同样无可指责。但出现“天价”国学班则有趁“国学热”打劫之嫌,让国学成为“稀有资源”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孔子曾经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其意是说,只要拿一束干肉来作见面礼,我没有不教的。国学不应该是那些“社会中坚”的国学,更不应该设置高学费等人为的门槛,将普通民众拒之门外。如今,许多大学将其定位为“稀有资源”,不但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学在民间的推广,更是对国学精神的背离。笔者认为,对于目前国学热的偏轨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一些政策加以引导和监管,让国学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陶功财)

 

链接地址:http://hsb.huash.com/gb/newsdzb/2007-08/21/content_650314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