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文/陶功财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药监局烂透了’,这与事实有很大出入,而且这种看法极其危险。”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钟南山委员又出惊人之语,为他曾经指责过的药监局说起了“公道话”:“确实,药监局有很多错,但据我所知,药监局对真正的新药审批是很严格的。”(见 3月4日中国新闻网)
钟南山,一个老百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最早让人们记住他的是四年前全国“非典”肆虐期间,他敢于直斥政府中某些官员粉饰太平、指鹿为马、误导民众,发出了“非典”时期最为正义的呼声。 在去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他质问国家药监局“一药多名”现象,对国家药监局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直击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要害,替老百姓说出了心里话。这样的发言一针见血,至今言尤在耳,也让老百姓对钟南山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当前,假药事件频频发生,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等人的腐败问题曝光,民众对药监部门“烂透了”的责骂声不断。曾经责问过药监局的钟南山此次没有再骂,而是选择了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说出了一番“公道话”。
是否为之公道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有人认为他这是在向药监局屈服,唯唯诺诺;也有人认为这的确是一句公道话,很公允。笔者在理解第一种声音的同时,偏向于支持第二种观点。那就是,这是“公道话”。
过去一年里,欣弗、齐二药、鱼腥草等正规名牌药品害死人的事件接连发生,引发了“国药准字”的信任危机,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案“拔出萝卜带出泥”等烂事让老百姓义愤不已。然而,义愤又能怎样呢?责骂也无计于是。关键还是要把准脉,然后对症开药。把药监局的作用真正发挥起来,让老百姓吃的药都是安全药。一味的谩骂解决不了问题,关键还是要多建言献策。
“药监部门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监督。”“药监部门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务不公开,透明度差,很多时候在‘黑箱操作。’” “很多药上报药监局审批后一点消息都没有,审批走到哪一步也不知道,这与国际惯例相违背。”“最主要的还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这样的监督机制,腐败就不会得到遏制。”在说公道话的同时,钟南山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药监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对于药监局的问题,一味的谩骂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关键还是要像钟南山一样,说说公道话,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并反思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