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孙绍振著作笔记3:解读《再别康桥》

(2014-10-28 16:27:52)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读孙绍振著作笔记

读孙绍振著作笔记3:解读《再别康桥》

---孙绍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解读《再别康桥》》

 

 

 

老来始学解歌诗。我是现代诗歌文盲,文字都认得,基本读不懂。读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头雾水,再读《名作欣赏》杂志里的名家解读这首诗,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让人越读越糊涂。直到读了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如是解读作品》,《月迷津渡》等著作,终于能够对《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提起兴趣。又学习了百度上对这首诗的介绍和解读: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7169/5403332.htm?fr=aladdin 

 

上面这个连接里的欣赏文章就说诗里表达了“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孙绍振说这种解读就是按照“惜别”就一定是“感伤”的套路来解读的。孙教授还举了《名作欣赏》杂志2003年第10期里一篇欣赏,其中说“这种愁绪,是与彩虹般的理想作诀别的沉痛与忧伤”。但是这样的解读没有根据。

 

孙教授从诗歌中清泉为彩虹,碧水为柔波,杨柳为新娘,“满载一船星辉”这一系列美妙的词语,但是又不能歌唱,“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是别离的笙萧”,认为诗人是在默默地回忆,自我陶醉于回忆,连夏虫都在成全这秘密的美好回忆(可能还有对他与林徽茵的一段美好恋情的回忆)。

 

孙教授特别提到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里写的:

“康桥我要算有相当交情的,再次也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祖厚注:佛罗伦萨, 英语Florence, 意大利语Firenze,以前曾译作“翡冷翠”)。呵,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在康河连过一个黄昏也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呵!我那时的密甜的单独,甜蜜的闲暇。”

可见徐志摩是喜欢单独的美和单独的自由的。

 

孙教授在解释“不带走一片云彩”时说:“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的这首诗,写地很优雅,很潇洒,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一点(因为失败爱情)世俗的失落感,更不要说痛苦了。”

诗歌里的关键词“轻轻”和“悄悄”的含义: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偷偷地来重温旧梦。

 

孙教授还对比了徐志摩早五六年写的《康桥再会吧》里的表现离愁别绪所使用的词句来证明他上文的看法:

“昨宵明月照林,我已向倾吐/心胸的蕴积,今晨雨色凄清/小鸟无欢,难道也为是怅别/情深,累藤长草茂,涕泪交零!”

 

孙教授的解读确实令人信服。他还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标题是《再别康桥》,而第一节里却说“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但是,教授没有在他的解读里回答这个问题。我查了网络上的许多解读,也都没能够解释这个疑问。我认为,第一句“轻轻的我走了”的意思就是“我轻轻地告别康桥,离开了”,在走过一段距离之后回首再作别康桥,看到的只是康桥上空的云彩了,所以是“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样就能够与表达自己潇洒地作别康桥的诗篇末句“不带走一片云彩”相呼应。

 

另外,我们在读这首诗时要特别注意,徐志摩是与康桥这条河(也就是康河the River Cam)作别,没有涉及到他所学习的剑桥大学。所以写了河边的杨柳,河水以及水里的水草,沿河撑船等。

 

 

 http://s3/mw690/001fOTDegy6NaKRH66ed2&690

http://s2/mw690/001fOTDegy6NaKRJDLr41&690

http://s13/mw690/001fOTDegy6NbDgWzEgdc&690

 

 (以上图片引自WIKIPEDIA.COM)

 

 

《再别康桥》中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英语(徐志摩是不是原先用英文写这首诗?网络上一直在争论。):

 

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Very quietly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came here;

Quietly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 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would be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 weeds

Is the sediment of rainbow-like dream?

 

To seek dream? Just to pole boat upstream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

 

But can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Even summer insects keep silence for me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Very quietly left

As quietly as came here;

Gently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wisp of cloud will bring away[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