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速撤离股市!》——一篇起死回生的重要文章

(2015-10-27 12:42:12)

    北京时间2015723日,我正在国外,预感到中国股市会一路下滑,出于对长期追随我观点的众多藩丝们的担心,我几乎一夜无眠,写出了一篇文章《快速撤离股市!》,并于24日凌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藩丝财智厅”推出。该文当日阅读量迅速逼近10万。我的一些铁粉看到此文后,利用最后一个交易日迅速抛售。敏感的话题和快速增长的阅读量引起有关部门关注,该文也随即被封杀。727日,周一开盘,股市暴跌,沪指跌幅达8.48%,创8年来单日跌幅之最,我也被藩丝们猛然推上了“股神”宝座。其实我早已经“金盆洗手”,20多年未碰股市(我家另一位教授两年来在股市斩获颇丰,但也总告诉别人尽量不碰股市,她自己只是想提升投资思维敏感性),对股市已经是一知半解,但万变不离其宗,忽视规律与形势的投资必然招致失败。今天经沟通在此重现当时这篇文章,希望未看到的认真读一下,对未来的投资仍会有些帮助,也希望更多人关注随时可能推出重要文章的我的公众号“藩丝财智厅”——董藩。

快速撤离股市!

原载于2015年7月24日董藩微信公众号“藩丝财智厅

 

与一些粉丝朋友一起到加拿大和美国旅游、考察,在机场一见面,简单问候之后,大家就聊起了与股票和房产投资的话题。虽然大家都听过我的课,尊称我为“老师”,但我深知,这20多位都是投资界各怀绝技的高手,从短短数月签约业务量达200亿、受到总理称赞的互联网金融“小仙女”杨乐(“点心贷”女掌门),到股市、汇市、楼市纵横捭阖的鸳鸯搭档李梁双侠,大家都是财富赢家。看似与普通唠嗑没有差别的闲谈,实为顶级智慧交流,星火四溅,比参加很多论坛更让人享受。

在去年赴美旅行、考察过程中,我提议搞了一个“互为人师”的交流活动,要求每个粉丝无保留地谈谈自己在投资、经营、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见或独到感悟,效果非常好,每个人收获都非常大。这也是老旅友纷纷报名次旅游、考察活动的原因之一。我知道这又将是一次大有收获的游学活动,我期待这次盛宴的开启

这20多位旅友都是我“房地产投资理财”初级班的学员,一些人听过我几次的课还有的是我的中级班(北师大房地产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和高级班(厦门大学房地产EMBA班)的学员,大家都称我为“老师”、“教授”,这种交流的场合,按惯例和中国文化,都要我先讲,谈一些观点和建议。我就抛砖引玉,先写篇短文,献给同行旅友及我所有粉丝:伺机快速撤离股市。

一、眼下经济形势不支撑股市的进一步回升

劝大家快速撤离的第一条理由,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经济形势未见明显好转,大盘是撑不住的。官方的说法跟我的看法有明显差别,他们说市场企稳,出现好转迹象,中国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动力依然存在,但我从学术角度和积累的经验判断,还是有些担心。最高领袖破例专门到东北经济区调研,并召开东北四省(含了内蒙古)经济工作会议,李总也马不停蹄地四处调研、推销,眼圈变得更黑了——你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了么?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个人猜测或看法,那我就给你看看一下数据吧——不去讨论数据的水分问题,只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分析:上半年GDP号称完成了296868亿,同比增长7%,但第一产业只完成了20255亿,同比增3.5%;第二产业完成了129648亿,同比增6.1%;第三产业完成了146965亿,同比增长8.4%。似乎第三产业增速强劲,做出了大贡献。但若仔细看一下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构成,就不难发现问题:第三产业中的批发与零售业增长了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了4.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了5.4%,房地产业增长了3.3%,只有金融业一骑绝尘,完成了27757亿,同比增17.4%,贡献了35%的增量——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都是股民做的贡献啊!

再给大家看一看曾被李总高度看重、被学术界称为“克强指数”,现在刻意回避不提的有关统计数据吧——1-5月工业用电同比仅增长1.1%,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14.3亿吨,同比下降9.8%。从这两个“克强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就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真实压力。

中国的股市,当GDP高速增长时,它可能长期陷入低迷状态。但若经济萧条或者衰退,想让股市呈现长期增长状态,这是办不到的。靠消息去刺激交易,或者靠国家队奋力撑着,能撑多久?

(通知:团购固安商品住宅(不限购不限贷),请将姓名、单位、职务、手机、信箱发至annietang6688@126.com,预期年回报较高,首付资金20-30万,适合想分享北京市场高回报的小额投资资金)

二、长期的经济增长动力正趋枯竭

此前,针对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情况,官方给出了“新常态”的说法。在描述新常态的特点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6)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趋于结束,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7)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8)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9)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这是官方文件第一次采用更接近学术的语言描写经济状况。说的也没错,新常态意味着长期衰退的开始。

难就难在在衰退的同时,高层继续强调“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目前出口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汇率变动的双重积压,难有大作为。仅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出口增速回落,其中3-5月连续负增长费尽吃奶的力气,6月份转为正增长,增速也只有2.1%。消费增长速度稳中有趋降的趋势,因为随着GDP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随之骤降。此外,政府反腐活动消费意愿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冲击。增长,现在来看主要靠投资,但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工业投资不可能大增长,而政府的“铁公基”项目在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也涉及资金来源和投资回收问题,压力巨大。剩下一块大的投资就是房地产业,但房地产业我们可以报大多希望呢?当三驾马车动力同时衰减时,股市长期看又有几分可以期待?

    三、调控思路若不调整,房地产业也难有大作为

 曾在此前的文章中对房地产业的地位做了三句概括:(1)它是主导产业,在目前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明显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和带动意义,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2)它是支柱产业,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的中心;且产业规模大,在GDP构成中所占比重高;需求弹性大,发展快于其他行业;附加价值大,在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过程中属于主要贡献者。(3)它是先导产业,它的产品是其他行业的投入品,成为其他行业的生产资料,没有这些营业面积、办公场所等,绝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要终止。

我同时指出,尽管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老大”地位,极其重要,但高层深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认为房地产行业存在暴利,投机、投资活动盛行,制造了大量社会冲突,负面影响大。所以,此前在政策上对房地产业最明确的说法就是“去杠杆化”、“打击投资、投机行为”。现在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也怕引起金融市场动荡,中央政府在政策上被逼转向,但认识上确实没跟上、没转向,而且很怕说法转变引起舆论的强烈回击,于是在救市政策的陈述上就显得犹疑和模棱两可了。再加上商业银行在落实央行政策时不积极,房地产业仍处于发展困境中。2015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95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6%,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在GDP增长贡献值中,房地产业仅同比增长了3.3%。

房地产业太重要了——它通过前相关联、后向关联和侧向关联,把整个国民经济连接起来。当调控政策依然抑制富人、抑制一线城市的购买行为,房地产业仍显处于困境时,股市的健康发展就受到了抑制,继续呆在股市,赢的概率能有多大呢?

(通知:房地产投资理财中级班即北师大研究生课程旁听班可以预报名(最近几个月已经私信报过的不必重复报),仅限听过两天初级班课程的学员,请将姓名、单位、职务、手机、信箱发至dongfan67@126.com并询问及预登记,等待学校主管部门审核)

    四、股市信心已经崩溃,所有股民都成了空方

中国的发展问题,包括股市问题,其实都与制度有关。如果不进行大的体制改革,庞大的公务员体系消耗、庞大的党务体系消耗、庞大的事业单位开支、庞大的维稳开支、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及以腐败为基本表现的巨大资金渗漏,就必可避免,财政收入就没法缩减,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无法建立起来同样大家对股市也不可能建立起长期的信心。

这一轮震荡是怎样发生,政府是如何救市的,每个人都看得清楚。此前的这轮上涨不如不发生。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近130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套现金额高达500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减持金额2512亿元的2倍,远远超过上轮牛市2007年的24.81亿元及2008年的19.99亿元的规模,创下史上最大规模的减持潮。这些大股东及高管是最了解企业状况的,他们减持套现,说明公司内部对企业中长期发展信心不足。那么,股民的信心又能好到哪里呢?

我们同时看到,资金杠杆收缩、规范场外配资、新股供给增多等,使得两市资金供给不足,“改革牛”、“国家牛”的认识已经崩塌一些多年通过股市投资中国的境外机构,连续抛售,成为中国股票的净卖家。而公安部的介入,让他们开始犹豫后期的进入问题,担心骤增。

虽然政府为救市出台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不但禁止大股东出售股份,下令国有机构买进,而且让央行为购股提供流动性支持,还放任A股近一半的公司停牌。但越是这样,大家信心越是不足。

大量散户伺机跑路,因为他们知道A股估值太高市盈率中位数依然比全球10大股市中的任何一个都要高。只要市场一恢复,就有大量抛压所有的股民都成了空头,成了惊弓之鸟,不管自己承不承认

 五、结论: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这次基于稳定需要,国家被逼救市,大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国家队以及机构护盘资金究竟投入了多少我没详细统计,但一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那么,这些救市资金最终怎么办?关于救市资金退出,证监会或中央政府难道没有考虑么?,那是不可能的。

我想,救市资金从进入市场的那一天起,面临何时退出的问题,只是当时形势紧急,来不及细想如何撤退。如果一直在这里托着市场,大量民间资金撤离股市,国家和机构的救市资金可能“被套牢,国家和机构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不可承受的。

不管国家和机构的资金何时撤出,那都将是又一场震荡。仍然处于股市中的你,是否想过怎么办?

让我告诉你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通知:厦门大学房地产EMBA北京班(即地产精英500工程)第四期招生开始,报名信箱dongfan67@126.com。培养房地产行业精英与领袖,提升他们的抗市场震荡能力及财富创造与保全能力,培养适应开发商大面积海外扩张要求的国际化高管人才,培养职业化的物业投资与运营高端人才,是厦大房地产EMBA教育的三大目标——加入“500工程,与有理想的人一同成长!)

http://img03.store.sogou.com/net/a/04/link?appid=100520031&w=710&url=http://mmbiz.qpic.cn/mmbiz/b4W1haqUrcYFsVicHnthG2JdbJ5q2pd1wu1DL9h3da7eO3icjd7JmUOPpvLAcORFehMfmnzMKdbPvmrbzTGIw6Pw/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