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可考虑补贴券等方式
(2009-03-19 23:04:35)
标签:
房产 |
专家:公共租赁可考虑补贴券等方式
2009年03月18日 CCTV《经济信息联播》
厦门:“夹心层”目前仅能顾及低收入群体
按照厦门市的规划,在未来几年将投入136亿元建设45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基本解决住房政策夹心层无房户的困难。 但是记者也注意到,厦门的公共租赁住房的覆盖面还有点小。
这四个条件分别是:一户家庭中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均应具有厦门市城镇户籍,且至少一人取得厦门市户籍已满3年;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2平方米;3人及以下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5万元,4、5人户不高于6万元;6人以上户不高于7万元;申请人家庭资产不高于家庭年收入的4倍。达到以上条件的市民,就可以申请保障性租赁房。
目前,厦门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只适用于有厦门户籍的人口,而对于刚毕业到厦门落户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并不能享受这一政策。同时,目前,也没有展开全市范围内的“夹心层”具体人数的调查。因此,业内人士也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关制度,使更多的人群居者有其屋。
专家:公共租赁可考虑补贴券等方式
厦门的保障性租赁房其实就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如何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专家认为除了政府主导,还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
多年从事住房政策研究的董藩认为,作为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公共租赁住房除了政府出资新建,还可以借助市场手段来引入社会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说:“沿着政府这个思路其实还有一些改进的办法不一定非得由政府来建这些公共租赁房屋,比如说政府可以调动市场的力量,通过一些补贴的方式,让一些机构来生产公共租赁房屋管理运营这些公共租赁房屋,这样的话可能更具有可持续性,另外的话也更能符合市场的需要。”
另外,鉴于新建公共租赁房屋需要一定的周期,不能立刻见效,而目前市场上又有大量社会房源,专家建议还可以效法其它行业发放消费券的经验,通过发放租房补贴来帮助夹心层群体,特别是大学毕业生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说:“比如说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给予一年或者两年住房补贴这种方式让个人到市场上去租房子。”